堧字的意思和解釋
堧
⼟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+5827 CJK 基本漢字
堧字概述
〔堧〕字拚音是(ruán,nuò),部首是⼟部,總筆數是12畫。
〔堧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土耎)組成。
〔堧〕字倉頡碼是GMBK,五筆是FDMD,四角碼是4113.4。
〔堧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827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2567,UTF8:E5A0A7。
〔堧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三級字表中。
堧的意思
堧 ruán ㄖㄨㄢˊ
基本解釋
①城下宮廟外及水邊等處的空地或田地:“稅城廓~及園田。”
②古代宮殿的外牆。~垣。牆~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俗作壖。形聲。從土,耎( ruán )聲。亦作“壖”。本義:餘地,隙地。
2.河邊的空地或田地。
故盡河堧棄地,民茭牧其中耳。 《漢書》
riparian land;
3.城牆外的田地。
奏請一切增賦,稅城郭堧及園田。 《漢書》
fields outside the city wall;
4.宮廟外的空地。
內史府居太上廟堧中。 《漢書》
empty spaces outside the palace or imperial shrine;
5.宮殿的外牆 。
堧垣(牆外的短牆)
outer wall of the palace;
堧的國語辭典解釋
堧 ruán ㄖㄨㄢˊ
詳細解釋
名
1.江河或城郭邊的土地。
《玉篇 · 土部》:“堧,韋昭曰:‘河邊地也。’張晏雲:‘城旁地也。’”《漢書 · 卷八四 · 翟方進傳》:“奏請一切增賦,稅城郭堧及園田。”
2.宮殿的外牆。
《玉篇 · 土部》:“堧,服虔曰:‘宮外垣也。’”《史記 · 卷九六 · 張丞相傳》:“錯為內史,門東出,不便,更穿一門南出。南出者,太上皇廟堧垣。”
堧字的翻譯
adjoin
angrenzen, angrenzend
ゼン ネン ダ ナ ダン ナ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