塒字的意思和解釋

shí

⼟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+5852 CJK 基本漢字

⼟ 部

13 畫

10 畫

左右結構

1212511121124

shí

si4

4414.1

U+5852

E5A192

GAGI

FJFF

塒字概述

〔塒〕字拚音是(shí),部首是⼟部,總筆數是13畫

〔塒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土時)組成。

〔塒〕字倉頡碼是GAGI,五筆是FJFF,四角碼是4414.1

〔塒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852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2610,UTF8:E5A192

塒的意思

shí ㄕˊ

基本解釋

古代稱牆壁上挖洞做成的雞窩。

塒的國語辭典解釋

shí ㄕˊ

詳細解釋

鑿牆做成的雞窩。

《爾雅 · 釋宮》:“雞棲於弋為榤,鑿垣而棲為塒。”《詩經 · 王風 · 君子於役》:“雞棲於塒,日之夕矣,羊牛下來。”

塒的兩岸詞典解釋

shí ㄕˊ

詳細解釋

《書》鑿牆做成的雞窩。

雞棲於塒(《詩經‧王風‧君子於役》)。

塒字的翻譯

roost

perchoir à poule, juc

シ ジ ねぐら と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