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字的意思和解釋

xià jiǎ

⼡部 共10畫 上下結構 U+590F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

⼡ 部

10 畫

7 畫

上下結構

會意字

1325111354

xià,jiǎ

haa6

1024.7

U+590F

E5A48F

MUHE

DHTU

夏字概述

〔夏〕字拚音是(xià,jiǎ),部首是⼡部,總筆數是10畫

〔夏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𦣻夂)組成,造字法是會意字

〔夏〕字倉頡碼是MUHE,五筆是DHTU,四角碼是1024.7

〔夏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90F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2799,UTF8:E5A48F

〔夏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夏的意思

xià ㄒㄧㄚˋ

基本解釋

一年的第二季。~季。~天。~令。~播。~熟。~糧。

中國朝代名。~代。~曆。

指中國。華~。

姓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會意。據小篆字形,從頁,從臼,從攵。頁( xié ),人頭。臼( jù ),兩手,攵( suī ),兩足。合起來象人形。本義:古代漢民族自稱。

2.同本義。也稱華夏、諸夏。

,中國之人也。 《說文》。 朱駿聲曰:“就全地言之,中國在西北一小隅。故陳公子少西字夏,鄭公孫夏字西。”

Chinese;

3.泛指中國。

蠻夷猾 《書 · 舜典》。 孔傳:“夏, 華夏。”春秋內其國而外諸 《公羊傳 · 成公十五年》。注:“諸夏外土諸侯也。謂之夏者,大總下上言之辭也。”此之謂聲。 《左傳 · 襄公二十九年》。服注:“與諸夏同風。”之命。 《呂氏春秋 · 察今》。注:“東方也。”

夏盟(古代華夏諸國間的結盟);夏聲(古代中原地區的民間音樂)

China;

4.朝代名。

the Xia Dynasty;

5.中國曆史上的第一王朝,係傳說中禹的兒子啟所建立,奴隸製國家,建都安邑(今山西省夏縣北),即夏後氏。

構木鑽燧於後氏。 《韓非子 · 五蠹》始於虞 蔡元培《圖畫》後皋。 《左傳 · 僖公三十三年》以來。 《史記 · 貨殖列傳》

夏禮(夏代的禮法);夏書(記載夏代史事的書);夏甲(夏朝君主孔甲)

6.封建割據政權或農民起義政權稱號。
① 東晉末,公元407年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建夏國,建都統萬城(今陝西橫山西北)。
② 隋末竇建德於公元618年建立夏國,都樂壽(今河北獻縣)。
③ 北宋仁宗時,趙元昊於1032年建立夏國,史稱西夏,都興州(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東南)。
④ 元末明玉珍於公元1362年建立夏國,都重慶。

7.古代波斯的巴克特利亞人建立的國名 。

夏國;大夏

Bactria;

8.通“”。大屋。

曾不知之為丘兮,孰兩東門之可蕪? 《楚辭 · 哀郢》見若覆屋者矣。 《禮記 · 檀弓上》

big house;

9.夏季。一年的第二季,中國習慣指立夏到立秋的三個月時間,也指農曆“四、五、六”三個月。

四月維,六月徂暑。 《詩 · 小雅 · 四月》

夏汛(夏季汛期);夏安居(僧徒在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禁止外出,又稱“坐夏”);夏畦(夏天治理田畦);夏苗(夏季的禾苗或田獵)

summer;

10.姓。

形容詞

1.大。

,大也。 《爾雅》於我乎屋渠渠。 《詩 · 秦風 · 權輿》。傳:“大也。”[]此字本誼訓大也。萬物寬假之時也。 朱駿聲《說文通訓定聲》自關而西, 秦晉之間,凡物之壯大者而愛偉之,謂之 《方言》

夏李(大李);夏屋(大屋);夏海(大海)

great;

2.華彩,即五色。

秋染 《周禮》

夏翟(夏狄。羽毛五色的野雞);夏縵(古代卿乘坐的五采車)

magnificent color;

夏的國語辭典解釋

xià ㄒㄧㄚˋ

詳細解釋

1.一年四季中的第二季。農曆指立夏至立秋的時期。一般而言氣溫較熱,若以北半球氣候而論,大概指從五月或六月至八月或九月的期間。

炎夏、盛夏。

2.泛指中國。

《書經 · 舜典》:“蠻夷猾夏。”

華夏。

3.五彩的顏色。

《周禮 · 天官 · 染人》:“秋染夏。”漢 · 鄭玄 · 注:“染夏者,染五色。”

4.高大的房屋。

《楚辭 · 王襃 · 九懷 · 陶壅》:“息陽城兮廣夏,衰色罔兮中怠。”

5.朝代名。參見“夏朝”條。

6.姓。如漢代有夏牟。

高大。

《詩經 · 秦風 · 權輿》:“於我乎,夏屋渠渠,今也每食無餘。”

jiǎ ㄐㄧㄚˇ

詳細解釋

參見“夏楚”條。

夏的兩岸詞典解釋

xià ㄒㄧㄚˋ

詳細解釋

1.夏季;夏天。一年四季的第二季,氣候最為炎熱。指立夏到立秋的三個月,約在農曆四月到六月。

酷夏、夏天、炎夏。

2.指中國。

華夏、夏人。

3.朝代名(約2183B.C.—1751B.C.)。禹受舜禪讓所建立。建都陽城、安邑等地。傳至太康,被後羿所逐,後有少康中興,傳至夏桀,暴虐無道,為商湯所逐而亡。

4.姓。

jiǎ ㄐㄧㄚˇ

詳細解釋

參見【夏楚】。

夏字的翻譯

summer; great, grand, big

Sommer (S)​, alter Name für China (S)​, Xia Dynastie"

été (abrév.)​

カ ゲ な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