姑字的意思和解釋
姑
⼥部 共8畫 左右結構 U+59D1 CJK 基本漢字
姑字概述
〔姑〕字拚音是(gū),部首是⼥部,總筆數是8畫。
〔姑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女古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姑〕字倉頡碼是VJR,五筆是VDG,四角碼是4446.0。
〔姑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9D1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2993,UTF8:E5A791。
〔姑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。
姑的意思
姑 gū ㄍㄨ
基本解釋
①稱父親的姐妹。~~。~父。~表(一家的父親和另一家的母親是兄妹或姐弟的親戚關係,如“~~兄弟”)。
②丈夫的姊妹。小~子。~嫂。
③舊時妻稱夫的母親。翁~。舅~。
④少女,亦作婦女的通稱。~娘(a。未婚少女,“娘”讀輕聲;b。姑母)。道~。尼~。
⑤暫且,苟且。~且。~息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形聲。從女,古聲。本義:丈夫的母親。
2.同本義。
姑,夫母也。 《說文》姑在則曰君姑,姑歿則曰先姑。又,婦謂夫之庶母為少姑。 《爾雅》如母而非母也,姑也。 《白虎通》既而將訴於舅姑;舅姑(公婆)愛其子,不能禦。 唐 · 李朝威《柳毅傳》
翁姑;姑嫜(古時妻子對丈夫父母的稱呼,即公婆)
the mother of one's husband;
3.父親的姐妹。
父之姊妹為姑。 《爾雅》問我諸姑。 《詩 · 邶風 · 泉水》姪其從姑。 《左傳 · 僖公十五年》
姑舅(姑母和舅父);姑姊(父之姐);姑姑;姑婿。
aunt; the sister of one's father;
4.丈夫的姐妹。
新婦初來時,小姑始扶床。 《玉台新詠 ·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
姑嫂;小姑(丈夫的妹妹)
the sister of one's husband;
5.出家修行或從事迷信職業的婦女 。
尼姑(出家修行的女佛教徒);道姑(女道士);三姑六婆。
nun;
6.少女 。
村姑;姑娘家。
maiden;
7.娘家稱已經出嫁的女子 。
姑太太(已嫁的長輩女子)
married;
副詞
◎姑且,暫且。
今姑貸汝,後不善自改,且複妄言,我當焚汝廬。 明 · 高啟《書博雞者事》
姑置勿論。
for the time being;
動詞
1.姑息,無原則的寬容 。
姑容(姑息寬容);姑恕(姑息寬容);姑縱(姑息放縱);姑徇(姑息徇私)
appease;
2.通“诂”( gǔ )。詁訓。以通行的文字解釋古代語言文字或方言字義。
姑形以形,以形務名。 《管子 · 心術》
explain archaic or dialectal words in current language;
3.吸飲。
狐狸食之,蠅蚋姑嘬之。 《孟子 · 滕文公上》
take in; suck;
姑的國語辭典解釋
姑 gū ㄍㄨ
詳細解釋
名
1.稱謂:(1) 婦女對丈夫母親的稱呼。
舅姑、翁姑。《左傳 · 昭公二十八年》:伯石始生,子容之母走謁諸姑。漢 · 王充《論衡 · 偶會》:父歿而子嗣,姑死而婦代。(2) 婦女對丈夫姐妹的稱呼。如:姑嫂、大姑、小姑。《樂府詩集 · 卷七三 · 雜曲歌辭十三 · 古辭 · 焦仲卿妻》:卻與小姑別,淚落連珠子。唐 · 李白《去婦詞》:回頭語小姑,莫嫁如兄夫。(3) 子女對父親姐妹的稱呼。如:姑媽。《新唐書 · 卷一一五 · 狄仁傑傳》:且姑姪與母子孰親?
2.泛稱婦女。
《呂氏春秋 · 先識覽 · 先識》:“商王大亂,沉於酒德,辟遠箕子,爰近姑與息。”
小姑獨處。
3.出家修行的女子。
元 · 關漢卿《望江亭 · 第一折》:“逐朝每日到俺這觀裏來,與貧姑攀話。”
尼姑、道姑。
4.姓。如春秋時越國有姑浮。
副
◎暫且。
《左傳 · 隱公元年》:“多行不義必自斃,子姑待之。”
姑且一試。
姑的兩岸詞典解釋
姑 gū ㄍㄨ
詳細解釋
1.稱謂:
2.(1)父親的姐妹。
姑姑、姑媽、表姑。
3.(2)《書》丈夫的母親。
舅姑、翁姑。
4.(3)丈夫的姐妹。
姑嫂、大姑、小姑。
5.泛指(未婚)女子。
姑娘、村姑、小姑獨處。
6.出家修行或從事卜卦命理職業的女子。
道姑、尼姑、三姑六婆。
7.暫且。
姑且、姑妄言之。
8.姓。
姑字的翻譯
father's sister; husband's mother
Tante, Schwester des Vaters ( 姑姑 )
tante paternelle, jeune fille, religieuse, soeur du mari, en attendant, pour le moment
コ ク しばらく しゅうと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