嫌字的意思和解釋
嫌
⼥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+5ACC CJK 基本漢字
嫌字概述
〔嫌〕字拚音是(xián),部首是⼥部,總筆數是13畫。
〔嫌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女兼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嫌〕字倉頡碼是VTXC,五筆是VUVO06 VUVW98 VUVO86 ,四角碼是4843.7。
〔嫌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ACC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3244,UTF8:E5AB8C。
〔嫌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。
嫌的意思
嫌 xián ㄒㄧㄢˊ
基本解釋
①可疑之點。~疑。避~。涉~。
②厭惡,不滿意。~惡(wù ㄨˋ)。~棄。討人~。
③怨。盡釋前~。~隙(由猜疑而形成的仇怨)。
詳細解釋
動詞
1.形聲。從女,兼聲。本義:疑惑,懷疑而有可能性。
2.同本義。
嫌,一曰疑也。 《說文》禮者,所以定親疏,決嫌疑也。 《禮記 · 曲禮上》使民無嫌。 《禮記 · 坊記》豈敢有嫌哉? 《吳越春秋》同居長千裏,兩小無嫌猜。 李白《長幹行》卿決疑訟,獄定嫌罪。 《論衡 · 案書》
嫌間(因彼此猜疑而產生惡感);嫌微(猶嫌疑)
suspicion;
3.避忌。
貴賤不嫌同號,美惡不嫌同辭。 《公羊傳》
嫌難(因有避忌而為難)
taboo;
4.厭惡。
大人故嫌遲。 《玉台新詠 ·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
嫌擇(嫌棄;不滿意);嫌好道歉(挑剔;苛求);嫌貧愛富。
dislike; disgust;
5.看不起 。
嫌鄙(看不起)
scorn;
名詞
1.嫌隙,仇怨。
累百年之欲,易一時之嫌。 《荀子》丈夫以氣相許,小嫌不足置胸中。 《新唐書 · 尉遲敬德傳》
使民無嫌;為了避嫌;涉嫌;前嫌盡釋。
suspicion;
2.怨恨。
若遠小嫌,難相違覆。 《三國誌》
嫌恨(怨恨)
ill will; grudge; hatred;
嫌的國語辭典解釋
嫌 xián ㄒㄧㄢˊ
詳細解釋
名
1.怨隙、仇怨。
《鏡花緣 · 第二回》:“隻顧為著遊戲小事,角口生嫌,豈料後來許多因果,莫不從此而萌。”
盡釋前嫌。
2.處於可疑的地位。
《文選 · 沈約 · 恩幸傳論》:“外無逼主之嫌,內有專用之功。”《喻世明言 · 卷二八 · 李秀卿義結黃貞女》:“但在先有兄弟之好,今後有男女之嫌。”
避嫌。
動
1.厭惡、討厭。
《後漢書 · 卷五二 · 崔駰傳》:“論者嫌其銅臭。”《紅樓夢 · 第一九回》:“隻知嫌人家髒。”
嫌棄、嫌貧愛富、這小孩很惹人嫌。
2.猜疑、懷疑。
漢 · 王充《論衡 · 自紀》:“獄者嫌辜,卿決疑事。”《二刻拍案驚奇 · 卷三八》:“我那知這事,卻來嫌我!”
3.近似。
《荀子 · 禮論》:“一朝而喪其嚴親,而所以送葬之者不哀不敬,則嫌於禽獸矣。”
嫌的兩岸詞典解釋
嫌字的翻譯
hate, detest; suspect; criticize
ablehnen, nicht mögen (V), etwas ausmachen, stören (V), misstrauen, es für möglich halten (V)
soupçon, rancune, détester, ne pas aimer
ケン ゲン きらう いや うたが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