嫔字的意思和解釋

pín

⼥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+5AD4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⼥ 部

13 畫

10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5314453212134

pín

pan4

4348

U+5AD4

E5AB94

VJOC

VPRW

嫔字概述

〔嫔〕字拚音是(pín),部首是⼥部,總筆數是13畫

〔嫔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女賓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嫔〕字倉頡碼是VJOC,五筆是VPRW,四角碼是4348

〔嫔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AD4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3252,UTF8:E5AB94

〔嫔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嫔的意思

pín ㄆㄧㄣˊ

基本解釋

古代皇宮裏的女官,皇帝的妾,侍從。妃~。~婦。~禦。~嬙。

古代妻死後之稱。

〔~儷〕伉儷,配偶。

古同“”,眾多的樣子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形聲。從女,賓聲。本義:帝王的女兒出嫁。

2.同本義。

,服也。謂服事人者。 《說文》婦也。 《爾雅》厘降二女於媯汭,於 虞。 《書 · 堯典》七月婦。 《周禮 · 大宰》

marry;

3.跟從。

月隨。 《太玄 · 從》

follow;

名詞

1.古代婦女的通稱。亦對婦人的美稱 。

嬪婦(國中婦人有德行者);嬪德(婦德);嬪儷(指妻);嬪則(為婦的準則);嬪息(妻與子女)

woman;

2.帝王諸侯的姬妾。

九妃六 《國語 · 齊語》媵嬙,王子皇孫。 唐 · 杜牧《阿房宮賦》

嬪妃(帝王的女官和侍妾);嬪媵(嬪妾);嬪禦(古代帝王、諸侯的侍妾與宮女);嬪娥(宮中的姬妾與宮女);嬪妾(宮嬪、侍妾);嬪妓(姬妾與歌舞女藝人)

a concubine of an emperor;

3.[古代] 宮廷中的女官。

往往令倚禦歌。 宋 · 王儻《唐語林 · 雅量》

嬪嬙(宮中女官,天子諸侯姬妾);嬪婦(宮中女官);嬪從(宮嬪、侍從);嬪侍(宮嬪侍從)

a woman attendant at court;

4.對亡妻的美稱。

生曰妻,死曰 《禮記 · 曲禮》婉彼幽閑女,作君子室。 顏延之《秋胡詩》

deceased wife;

形容詞

通“”。眾多。

然成行。 《漢書 · 王莽傳》

嬪然(眾多的樣子)

many;

嫔字的翻譯

court lady; palace maid

épou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