寨字的意思和解釋

zhài qiān

⼧部 共14畫 上中下結構 U+5BE8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

⼧ 部

14 畫

11 畫

上中下結構

形聲字

44511221341234

zhài,sè,qiān

zaai6

3090.4

U+5BE8

E5AFA8

JTCD

PAWS06 PAWS98 PFJS86

寨字概述

〔寨〕字拚音是(zhài,sè,qiān),部首是⼧部,總筆數是14畫

〔寨〕字結構是上中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𡨄木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寨〕字倉頡碼是JTCD,五筆是PAWS06 PAWS98 PFJS86 ,四角碼是3090.4

〔寨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BE8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3528,UTF8:E5AFA8

〔寨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寨的意思

zhài ㄓㄞˋ

基本解釋

防守用的柵欄。~子。鹿~(軍事上常用的一種障礙物,古時多用削尖的竹木或枝杈,現多用鐵蒺藜等做成)。

舊時駐兵的營地。營~。山~。水~。安營紮~。~主。

村莊。村~。苗~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形聲。從木,賽省聲。本義:防衛所用的木柵。

2.同本義。

敵軍已近 清 · 徐珂《清稗類鈔 · 戰事類》寨中人踡伏。借寨牆為蔽。

stockade; camp;

3.多指四麵環圍的駐軍處,營壘。

時巴山陳定亦擁兵立 《陳書》

寨落(有柵欄或圍牆的村落);寨垛(寨牆上的垛口);寨屋(營房)

4.寨子,村莊 。

山寨;邊寨(邊疆地區的寨子);寨壕(環繞村寨的壕溝)

stockaded village;

寨的國語辭典解釋

zhài ㄓㄞˋ

詳細解釋

1.防禦盜匪的柵欄。《遼史 · 卷三四 · 兵衛誌》:“填道路禦寨及諸營壘,唯用桑柘梨栗。”也作“寨子”。

2.盜寇聚集的地方。

《水滸傳 · 第一九回》:“先付與小嘍囉齎了,教去寨裏報知。”

山寨、壓寨夫人。

3.村莊。

孫家寨、趙寨。

寨的兩岸詞典解釋

zhài ㄓㄞˋ

詳細解釋

1.古代防守用的柵欄。

城寨。

2.古代的營房。

營寨、紮寨、拔寨。

3.舊時指盜寇聚集的地方。

寨主、山寨、壓寨夫人。

4.四周有柵欄或圍牆的村子。

寨子。

5.姓。

寨字的翻譯

stockade, stronghold, outpost; brothel

befestige Räuberhölle in den Bergen (S)​, befestigtes Dorf, von Palisaden umzäuntes Dorf (S)​, Befestigung der Banditen, Feste der Räuber (S)​, Feldlager, Heereslager (S, Mil)​, Lattenzaun, Palisade, Zaun (S)

サイ ゼ ソク とり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