尥字的意思和解釋
尥
⼪部 共6畫 半包圍結構 U+5C25 CJK 基本漢字
尥字概述
〔尥〕字拚音是(liào,niǎo),部首是⼪部,總筆數是6畫。
〔尥〕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,可拆解為(⿺尢勺)組成,造字法是會意字。
〔尥〕字倉頡碼是KUPI,五筆是DNQY,四角碼是4701.2。
〔尥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C25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3589,UTF8:E5B0A5。
〔尥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尥的意思
尥的國語辭典解釋
尥 liào ㄌㄧㄠˋ
詳細解釋
動
1.走路時足脛相交。
《說文解字 · 尢部》:“尥,行脛相交也。”
2.跛行。
元 · 戴侗《六書故 · 卷九 · 人》:“今人謂筋骨弱,舉足不隨為尥掉。”
3.牲口用後腿往後踢。參見“尥蹶子”條。
尥的兩岸詞典解釋
尥字的翻譯
a backward kick, as by a mule or horse
ausschlagen (Pferd) (V)
リュウ ホウ ボウ チョ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