尾字的意思和解釋
尾
⼫部 共7畫 半包圍結構 U+5C3E CJK 基本漢字
尾字概述
〔尾〕字拚音是(wěi,yǐ),部首是⼫部,總筆數是7畫。
〔尾〕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,可拆解為(⿸屍毛)組成,造字法是象形字。
〔尾〕字倉頡碼是SHQU,五筆是NTFN06 NEV98 NTFN86 ,四角碼是7721.4。
〔尾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C3E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3614,UTF8:E5B0BE。
〔尾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。
尾的意思
尾 wěi ㄨㄟˇ
基本解釋
①鳥獸蟲魚等身體末端突出的部分。~巴。~鰭。鳥~。
②末端。排~。船~。~聲。~骨。~燈。~數。~音。結~。掃~。虎頭蛇~。
③在後麵跟。~隨。~追。
④量詞,指魚。三~魚。
⑤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會意。從倒毛在屍後。屍,指人。象人長有尾巴。本義:人或動物的尾巴。
2.同本義。
尾,微也。 《說文》履虎尾 ,未濟,濡其尾。 《易 · 履》
虎尾;牛尾;尾大(比喻臣下勢力強大);尾君子(指猴子)
tail;
3.末端,末尾。
渤海之尾。 《列子 · 湯問運於渤海之尾。係於其尾。 《資治通鑒》舟尾橫臥一楫。 明 · 魏學洢《核舟記》
首尾;無頭無尾;尾末(末尾;尾宿之末);尾句(句尾);尾頁(末頁)
end;
4.水流的下遊 。
我住在江尾
lower reaches;
5.邊際,邊界。
夫邊境者,國之尾也。 《國語》
boundary;
6.後部。
是我起兵已首尾期月矣。 方勺《方臘起義》
rear;
7.一星名 [a star’s name]。二十八宿之一,東方蒼龍七宿的第六宿,有星九顆。又
尾箕(尾宿和箕宿的並稱)
8.姓。
尾生喪身(傳說魯國人尾生與一女子相約在橋下會麵,水漲,尾生不願失信,抱著橋柱被淹死)
動詞
1.尾隨;跟蹤盯梢 。
尾其後;尾綴(尾隨;跟隨在後麵);尾銜(相隨的樣子);尾犯(從犯);尾騎(跟在後麵追趕的騎兵);尾尾(一個接著一個的樣子)
tail;
2.鳥獸蟲魚交配。
鳥獸孳尾。 《書 · 堯典》雄雌在前,孳尾成群。 《列子》
mate;
量詞
兩尾魚
used for fish;
2.另見 yǐ。
尾 yǐ ㄧˇ
基本解釋
①特指馬尾( wěi )巴上的毛。馬~羅。馬~兒提豆腐―提溜不起來。
②特指蟋蟀等尾部的針狀物。三~兒(雌蟋蟀)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指馬尾上的毛 [hair on a horse’s tail]。
馬尾羅
2.蟋蟀等尾部的針狀物 [spikelets on a cricket’s tail]。
三尾兒
3.另見 wěi。
尾的國語辭典解釋
尾 wěi ㄨㄟˇ
詳細解釋
名
1.鳥獸蟲魚等脊椎末梢突出的部分。
《三國誌 · 卷一八 · 魏書 · 許褚傳》:“褚乃出陳前,一手逆曳牛尾,行百餘步。”
尾巴、魚尾。
2.量詞。計算魚的數量的單位。
唐 · 柳宗元《遊黃溪記》:“有魚數百尾,方來會石下。”
一尾魚。
3.最後、末端。
結尾、年尾、月尾、首尾、有頭有尾。
形
1.末端的、後麵的。
尾聲、尾舵。
2.殘餘的、主要部分以外的。
尾數、尾款。
動
1.追隨、跟著。
《儒林外史 · 第一三回》:“差人見那人出神,叫宦成坐著,自己悄悄尾了那人去。”
2.鳥獸交配。
《列子 · 黃帝》:“雄雌在前,孳尾成群。”
尾的兩岸詞典解釋
尾字的翻譯
tail, extremity; end, stern; 6th lunar mansion, determinative star μ¹ Scorpii (Xamidimura)
Hinterteil, Ende (S), Schwanz (S), Spitze eines Pferdeschwanz
queue, extrémité, poupe
ビ ミ 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