屟字的意思和解釋

xiè

⼫部 共12畫 半包圍結構 U+5C5F CJK 基本漢字

⼫ 部

12 畫

9 畫

半包圍結構

513122151234

xiè,tì

sit3

U+5C5F

E5B19F

SPTD

NANS

屟字概述

〔屟〕字拚音是(xiè,tì),部首是⼫部,總筆數是12畫

〔屟〕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,可拆解為(⿸屍枼)組成。

〔屟〕字倉頡碼是SPTD,五筆是NANS

〔屟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C5F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3647,UTF8:E5B19F

屟的意思

xiè ㄒㄧㄝˋ

基本解釋

同“”。《玉篇•屍部》:“屟,或作屧。”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古代鞋中的木底。

泌少貧,晝日斫,夜讀書,隨月光握卷升屋。 《南齊書》

wooden clogs;

2.泛指鞋子,木板拖鞋。

乃續薨,元帝時為 江州,聞問入閣而躍,為之破。 《南史》

屟廊(響屟廊。泛指庭院長廊)

wooden slippers;

3.另見 tì。

tì ㄊㄧˋ

基本解釋

同“”。抽屜。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•謙部》:“屟,今籢匱中抽屜字當以此屟為之。”

屟字的翻譯

wooden shoes, clogs

テイ タイ ショ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