屣字的意思和解釋

⼫部 共14畫 半包圍結構 U+5C63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⼫ 部

14 畫

11 畫

半包圍結構

形聲字

51333221212134

saai2

7728.1

U+5C63

E5B1A3

SHOO

NTHH

屣字概述

〔屣〕字拚音是(),部首是⼫部,總筆數是14畫

〔屣〕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,可拆解為(⿸屍徙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屣〕字倉頡碼是SHOO,五筆是NTHH,四角碼是7728.1

〔屣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C63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3651,UTF8:E5B1A3

〔屣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屣的意思

xǐ ㄒㄧˇ

基本解釋

鞋。敝~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鞋子。

,履也。 《廣雅》貧賤爾何憂,棄去如脫 宋 · 蘇軾《巫山》負篋曳 明 · 宋濂《送東陽馬生序》

屣敝(破鞋。喻指無價值之物品);屣脫(脫下鞋子);屣履(拖著鞋子走路)

shoe;

動詞

穿著拖鞋走 衣不及帶,屣履出迎。——《後漢書·崔駰傳》

slipper;

屣的國語辭典解釋

xǐ ㄒㄧˇ

詳細解釋

鞋子。

南朝梁 · 蕭統《陶淵明集序》:“輕之若脫屣,視之若鴻毛。”

敝屣。

1.拖著鞋走路。

《後漢書 · 卷五二 · 崔駰傳》:“駰由此候憲,憲屣履迎門。”唐 · 章懷太子 · 注:“屣履,謂納履曳之而行,言匆遽也。”

2.放下、拋棄。

《文選 · 孔稚珪 · 北山移文》:“芥千金而不眄,屣萬乘其如脫。”

屣的兩岸詞典解釋

xǐ ㄒㄧˇ

詳細解釋

《書》鞋。

屣履、敝屣。

屣字的翻譯

straw sandals or slippers that have no heel-backs

Hausschuh (S)

chaussure, soulier de paille

シ く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