峒字的意思和解釋

dòng tóng

⼭部 共9畫 左右結構 U+5CD2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⼭ 部

9 畫

6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252251251

dòng,tóng

tung4

2772.0

U+5CD2

E5B392

UBMR

MMGK

峒字概述

〔峒〕字拚音是(dòng,tóng),部首是⼭部,總筆數是9畫

〔峒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山同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峒〕字倉頡碼是UBMR,五筆是MMGK,四角碼是2772.0

〔峒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CD2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3762,UTF8:E5B392

〔峒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峒的意思

tóng ㄊㄨㄥˊ

基本解釋

〔崆~〕見“”。

詳細解釋

1.——見“崆峒”( Kōngtóng):山名,在甘肅。又島名,在山東。

2.另見 dòng。

dòng ㄉㄨㄥˋ

基本解釋

〔~室〕礦井下專為安裝各種機械設備或存放材料、礦石和供其他輔助作業的巷道。

山洞,石洞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山洞(多用於地名) 。

峒室(礦井巷道)

cave;

2.舊時對南方少數民族的泛稱 。

苗族的苗峒、侗族的十峒、壯族的黃峒等。後來逐漸演變成今侗族。如:峒丁(峒人;峒兵);峒戶(峒人人家)

southern minority nationality;

3.另見 tóng。

峒的國語辭典解釋

tóng ㄊㄨㄥˊ

詳細解釋

參見“崆峒山”條。

dòng ㄉㄨㄥˋ

詳細解釋

1.早期大陸地區海南島黎族政治組織的名稱。各峒以山嶺、河流為界,有固定的地域。

峒長。

2.地名用字:(1) 苗、傜、僮、侗等民族的聚居區域。分布在大陸地區廣西、貴州等部分山區。如“苗峒”、“黃峒”。(2) 山洞。

峒中、吉峒坪。

峒的兩岸詞典解釋

tóng ㄊㄨㄥˊ

詳細解釋

參見【崆峒】。

峒字的翻譯

mountain in Gansu province

grotte, caverne

ドウ ト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