峭字的意思和解釋
峭
⼭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+5CED CJK 基本漢字
峭字概述
〔峭〕字拚音是(qiào),部首是⼭部,總筆數是10畫。
〔峭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山肖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峭〕字倉頡碼是UFB,五筆是MIEG,四角碼是2972.7。
〔峭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CED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3789,UTF8:E5B3AD。
〔峭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。
峭的意思
峭 qiào ㄑㄧㄠˋ
基本解釋
①山又高又陡。陡~。~壁。峻~。~立。~麗(a。陡峭而多姿;b。文辭遒勁華美)。~拔。
②形容嚴峻。~寒。~急。~勁。~厲。
詳細解釋
形容詞
1.形聲。從山,肖聲。《說文》:從阜。本義:陡直。
2.同本義。
峭,陵也。從阜,肖聲。鬥直曰峭。 《說文》峭,高也。字亦作峭。 《廣雅》上峭山。 《淮南子 · 脩務》澗深,峭如牆。 《韓非子 · 內儲說上》峭拔險怪。 宋 · 沈括《夢溪筆談》高岩峭壁。峭拔秀麗。 宋 · 陸遊《過小孤山大孤山》峭壁拔起。 明 · 劉基《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》峭壑陰森。 《徐霞客遊記 · 遊黃山記》
峭拔(特立高聳);峭岸(陡岸);峭穀(險峻的山穀);峭阪(高陡的山坡);峭卓(高峻陡直);峭岫(陡峭的峰巒);峭削(陡峭如削);峭峙(聳立);峭峭(高峻,高)
steep;
3.挺拔;直立而高聳。
白浪如山那可渡,狂風愁殺峭帆人。 李白《橫江詞》披林入峭茜,攀磴陟崔嵬。 張說《過蜀道山》
峭帆(聳立的船帆。亦借指駕船);峭危(高聳陡峭);峭崛(剛健挺拔);峭聳(高聳;陡峭);峭秀(挺拔秀麗)
tall and straight;
4.嚴峻。
錯為人峭直刻深。 《漢書 · 晁錯傳》宰相刻削(峭)。 《四子講德論》
峭直(嚴峻剛直);峭鯁(嚴峻剛直);峭冷(嚴峻冷漠);峭刑(嚴刑);峭法(嚴峻的法令);峭潔(嚴峻高潔)
stern;
5.苛刻,嚴酷。
冷露滴夢破,峭風梳骨寒。 孟郊《秋懷》
冷峭(冷氣逼人;比喻為人刻薄,話語尖刻);峭險(嚴酷陰險);峭薄(刻薄)
harsh;
6.高超不凡。
西嶽高僧名貫休,孤情峭拔淩清秋。 歐陽炯《貫休應夢羅漢畫歌》
峭異(特出不凡);峭特(峭拔獨特);峭漢(特殊人物)
outstanding;
7.比喻文筆不凡、言詞脫俗的。形容字體或筆墨雄健挺秀 。
峭刻(形容文筆銳利);峭削(形容文筆奇險);峭幽(遒勁沉鬱);峭健(形容文筆剛健)
vigorous;
名詞
◎陡岩,坡度極大的山崖 獨臨青峭倚長鬆。——王安石《觀王氏雪圖》
cliff;
峭的國語辭典解釋
峭 qiào ㄑㄧㄠˋ
詳細解釋
形
1.山勢險峻。
《楚辭 · 屈原 · 九章 · 悲回風》:“上高岩之峭岸兮,處雌蜺之標顛。”《文選 · 謝靈運 · 過始寧墅詩》:“岩峭嶺稠疊,洲縈渚連綿。”
峭壁、陡峭。
2.文勢險拔。
漢 · 王充《論衡 · 自紀》:“言奸辭簡,指趨妙遠;語甘文峭,意務淺小。”明 · 宋濂《謝翶傳》:“文尤嶄拔峭勁,雷電恍惚,出入風雨中。”
3.嚴厲、苛刻。
《新唐書 · 卷一七七 · 李翶傳》:“翶性峭鯁,論議無所屈。”
4.寒冷。
宋 · 陸遊《秋思》詩:“露氣侵簾已峭深,衰發凋零隨槁葉。”
春寒料峭。
動
◎加密、使嚴厲。
《韓非子 · 五蠹》:“故明王峭其法而嚴其刑也。”
峭的兩岸詞典解釋
峭字的翻譯
steep, precipitous, rugged
hoch und steil (Adj)
ショウ きびしい けわし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