嶷字的意思和解釋

⼭部 共17畫 上下結構 U+5DB7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⼭ 部

17 畫

14 畫

上下結構

形聲字

25235311345452134

yí,nì

ji4

2248.1

U+5DB7

E5B6B7

UPKO

MXTH

嶷字概述

〔嶷〕字拚音是(yí,nì),部首是⼭部,總筆數是17畫

〔嶷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山疑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嶷〕字倉頡碼是UPKO,五筆是MXTH,四角碼是2248.1

〔嶷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DB7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3991,UTF8:E5B6B7

〔嶷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嶷的意思

yí ㄧˊ

基本解釋

〔九~〕山名,在湖南省。相傳是舜安葬的地方;又指九嶷山之神,如:“~~繽兮並迎。”。亦作“九疑”。

詳細解釋

1.——見“九嶷”( jiǔyí )

2.另見 nì。

nì ㄋㄧˋ

詳細解釋

形容詞

1.幼小聰慧。

誕實匍匐,克岐克 《詩 · 大雅 · 生民》幼兒明 《南史 · 宋江夏王義恭傳》

嶷嶷(幼小聰慧的樣子);嶷然(形容年幼聰慧)

young and bright;

2.高尚;傑出。

其德 《史記 · 五帝本紀》

嶷如(卓異的樣子);嶷然(嶷爾。卓異的樣子;端莊的樣子);嶷嶷(道德高尚的樣子)

outstanding;

3.高聳。

世目周侯“如斷山”。 《世說新語 · 賞譽》

嶷岌(高的樣子);嶷嶷(高聳的樣子)

towering;

4.另見 yí。

嶷的國語辭典解釋

yí ㄧˊ

詳細解釋

九嶷山:山名。在大陸地區湖南省寧遠縣,相傳舜葬於此。

nì ㄋㄧˋ

詳細解釋

參見“嶷嶷”、“嶷岌”等條。

嶷的兩岸詞典解釋

yí ㄧˊ

詳細解釋

用於地名。九嶷山,山名,在湖南。

nì ㄋㄧˋ

詳細解釋

1.《書》年幼聰明。

幼而明嶷,姿顏端麗。

2.《書》高尚;傑出。

風骨鯁正,氣調英嶷(《南史‧蔡撙傳》)、其色鬱鬱,其德嶷嶷(《史記 · 卷一 · 五帝本紀》)。

3.《書》堅定;鎮定。

嶷然不動、嶷然自若。

4.《書》(山勢)高峻。

嶷乎茲山,厥名河圖(《道園學古錄‧河圖仙壇之碑》)、揭高幢兮表天宮,嶷獨出兮淩星虹(唐 · 李白《崇明寺佛頂尊勝陀羅尼幢頌》)。

嶷字的翻譯

a range of mountains in Hunan province

mont Yi (Hunan)​

ギ ギョク ゴキ さとい さと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