帆字的意思和解釋

fān fán fàn

⼱部 共6畫 左右結構 U+5E06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

⼱ 部

6 畫

3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252354

fān,fán,fàn

faan4

4721.0

U+5E06

E5B886

LBHNI

MHWY06 MHWY98 MHMY86

帆字概述

〔帆〕字拚音是(fān,fán,fàn),部首是⼱部,總筆數是6畫

〔帆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巾凡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帆〕字倉頡碼是LBHNI,五筆是MHWY06 MHWY98 MHMY86 ,四角碼是4721.0

〔帆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E06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4070,UTF8:E5B886

〔帆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帆的意思

fān ㄈㄢ

基本解釋

利用風力使船前進的布篷。~船。~檣。~板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張帆行駛

不枉故人書,無因江水。韓愈《除官赴闕》

sail;

名詞

1.掛在船桅上利用風力使船前進的布篷。

遠影碧空盡,唯見長江天際流。 李白《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》

揚帆;帆力(帆受風時的推動力);帆勢(帆篷張掛之勢);帆楫(船帆和槳)

sail;

2.靠帆推進的船舶。

兩岸青山相對出,孤一片日邊來。 唐 · 李白《望天門山》

帆舶(船舶);帆海(船行於海)

sailing ship;

帆的國語辭典解釋

fán ㄈㄢˊ

詳細解釋

1.掛在船桅上,利用風力使船行駛前進的布幔。

《老殘遊記 · 第一回》:“又有兩枝新桅,掛著一扇簇新的帆。”

揚帆、船帆。

2.借指船。

唐 · 溫庭筠《憶江南 · 梳洗罷》詞:“梳洗罷,獨倚望江南,過盡千帆皆不是。”宋 · 蘇軾《次前韻送劉景文》詩:“何時歸帆溯江水,春酒一變甘棠湖。”

fān ㄈㄢ

詳細解釋

參見“帆布”條。

帆的兩岸詞典解釋

fán ㄈㄢˊ

詳細解釋

1.掛在船桅上,借由風力使船前駛的布篷。

布帆、帆船、掛帆。

2.借指帆船。

孤帆、征帆、一帆風順。

帆字的翻譯

sail; boat

Segel

ハン ボン 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