帏字的意思和解釋
帏
⼱部 共7畫 左右結構 U+5E0F CJK 基本漢字
帏字概述
〔帏〕字拚音是(wéi),部首是⼱部,總筆數是7畫。
〔帏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巾韋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帏〕字倉頡碼是LBQS,五筆是MHFH,四角碼是4522。
〔帏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E0F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4079,UTF8:E5B88F。
〔帏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帏的意思
帏 wéi ㄨㄟˊ
基本解釋
①帳子、幔幕。
②古代人佩帶的香囊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形聲。從巾,韋聲。“巾”與絲織品有關。本義:佩帶的香囊。
2.同本義。
幃,囊也。 《說文》蘇糞壤以充幃兮,謂申椒其不芳。 《楚辭》
fragrant bag;
3.帳子;幔幕。
幃,一說單帳也。 《廣韻》帷屏無彷彿。 《文選 · 潘嶽 · 悼亡詩》如素車白馬帷蓋之張。 《文選 · 枚乘 · 七發》
幃蓋(幃幕和篷蓋);幃幔(帳幕);幃箔,幃薄(帳幕和簾子);幃簾(帳幕);幃幌(帷幌);幃帳(惟帳);幃室(張掛帷幔的內室);幃屏(亦指寢息之所);幃帽(帷帽);幃幄(帳幔,帳幕;軍隊的帳幕,借指指揮中心;內庭,內室)
curtain;
4.裙正麵的一幅。
王使婦人不幃而噪之。 《國語》。韋昭注:“裳正幅曰幃。”
skirt's front;
動詞
◎遮蔽 其人無衣與裳,惟以布一幅束其陰,上體以被一方,幃而裹之。——《徐霞客遊記》
cover;
帏字的翻譯
curtain that forms wall
Gardine (S)
ridea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