帜字的意思和解釋

zhì

⼱部 共8畫 左右結構 U+5E1C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

⼱ 部

8 畫

5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25225134

zhì

ci3

4628

U+5E1C

E5B89C

LBRC

MHKW

帜字概述

〔帜〕字拚音是(zhì),部首是⼱部,總筆數是8畫

〔帜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巾隻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帜〕字倉頡碼是LBRC,五筆是MHKW,四角碼是4628

〔帜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E1C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4092,UTF8:E5B89C

〔帜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帜的意思

zhì ㄓˋ

基本解釋

旗子。旗~。獨樹一~(單獨打起一麵旗號,喻自成一家,亦稱“別樹一幟”)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形聲。從巾,隻(戠 zhí)聲。本義:旗幟的通稱。

2.同本義。

,旌旗之屬。 《說文新附》長丈五尺、廣半幅曰 《墨子》私記曰 《通俗文》拔趙,立 漢赤 《史記 · 淮陰侯列傳》曰。 清 · 徐珂《清稗類鈔 · 戰事類》

banner; flag;

3.又。

急揮幟。乘潮。 清 · 邵長蘅《青門剩稿》

幟羽(羽飾之旌旗);幟誌(旗幟)

4.標記。

縫其裾為 《後漢書》

幟誌(典範,標準)

mark;

帜字的翻譯

flag, pennant; sign; fasten

kennzeichnen, Fahne (S)

étendard, banniè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