帝字的意思和解釋
帝
⼱部 共9畫 上下結構 U+5E1D CJK 基本漢字
帝字概述
〔帝〕字拚音是(dì),部首是⼱部,總筆數是9畫。
〔帝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造字法是象形字。
〔帝〕字倉頡碼是YBLB,五筆是YUPH06 YUPH98 UPMH86 ,四角碼是0022.7。
〔帝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E1D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4093,UTF8:E5B89D。
〔帝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。
帝的意思
帝 dì ㄉㄧˋ
基本解釋
①宗教徒或神話中稱宇宙的創造者和主宰者。上~。玉皇大~。
②君主。~王。皇~。稱~。~製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花蒂的全形。上麵象花的子房,中間象花萼(花瓣外麵的綠片)。下麵下垂的象雌雄花蕊。本義:花蒂。
2.天帝,上帝。宗教或神話中稱主宰萬物的神。最高的天神。古人想像中宇宙萬物的主宰。
帝,上帝,天之神也。 《字匯》帝命不時。 《詩 · 大雅 · 文王》
the supreme Being;
3.又。
在帝左右。兆五帝於四郊。 《周禮 · 大宗伯》操蛇之神聞之,懼其不已也,告之於帝。 《列子 · 湯問》
帝鄉(傳說中天帝居住的仙鄉);帝君(古人對神的尊稱);帝江(傳說中的神名。居於“天山”)
4.君主,皇帝。
帝,王天下之號也。 《說文》帝,君也。 《爾雅》帝乙歸妹。 《易 · 泰》安帝雅聞 衡善求學。 《後漢書 · 張衡傳》爭強為帝。 《戰國策 · 趙策》揣帝無殺瑞意。 《明史 · 海瑞傳》於是益知西後與帝之不相容矣。 清 · 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
帝王州(帝王居住的地方);帝世(帝王的世係);帝儲(皇太子);帝祚(帝位);帝典(帝王的法製)
monarch; emperor;
5.天 。
帝宮(天宮);帝青(青天)
sky;
6.帝國主義的簡稱 。
反帝反封建鬥爭。
imperialism;
動詞
1.稱帝,為帝。
陛下承大亂之極,受命而帝,興明祖宗。 《後漢書》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。 漢 · 賈誼《過秦論》
respect oneself as emperor;
2.尊奉為帝。
不敢複言帝秦! 《戰國策 · 趙策三》
respect as emperor;
帝的國語辭典解釋
帝 dì ㄉㄧˋ
詳細解釋
名
1.天子、君主。
《戰國策 · 趙策三》:“秦所以急圍趙者,前與齊湣王爭強為帝。”
稱帝、先帝、三皇五帝。
2.天神,宇宙的主宰。
《左傳 · 僖公十年》:“夷吾無禮,餘得請於帝矣。”
上帝、天帝、玉皇大帝。
3.泛指其他尊貴的神。
《漢書 · 卷一 · 高帝紀上》:“吾子,白帝子也,化為蛇,當道,今者赤帝子斬之。”
帝的兩岸詞典解釋
帝字的翻譯
supreme ruler, emperor; god
erhabenes Wesen; Kaiser (S)
empereur, être suprême, impérialisme
テイ タイ チ みか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