帨字的意思和解釋

shuì

⼱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+5E28 CJK 基本漢字

三級漢字

⼱ 部

10 畫

7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2524325135

shuì

seoi3

4821.6

U+5E28

E5B8A8

LBCRU

MHUQ

帨字概述

〔帨〕字拚音是(shuì),部首是⼱部,總筆數是10畫

〔帨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巾兌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帨〕字倉頡碼是LBCRU,五筆是MHUQ,四角碼是4821.6

〔帨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E28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4104,UTF8:E5B8A8

〔帨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三級字表中。

帨的意思

shuì ㄕㄨㄟˋ

基本解釋

佩巾:“無感(撼)我~兮。”

用巾擦手:“皇帝~手取觶。”

蒙,覆蓋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佩巾。同“” 。古代女子出嫁時,母親所授。用以擦拭不潔。在家時掛在門右,外出時係在身左。後世遂稱女子的生辰為帨辰。

woman's shawl;

動詞

1.拭擦 。

帨手(擦手)

sweep; wipe;

2.蒙,覆蓋。

以文錦,一燈三之。 清 · 張岱《陶庵夢憶》

cover;

帨的國語辭典解釋

shuì ㄕㄨㄟˋ

詳細解釋

佩巾,即手帕。

《詩經 · 召南 · 野有死麕》:“舒而脫脫兮,無感我帨兮。”漢 · 毛亨 · 傳:“帨,佩巾也。”

帨的兩岸詞典解釋

shuì ㄕㄨㄟˋ

詳細解釋

1.《書》古代的佩巾、手帕。

女子設帨於門右(《禮記‧內則》)。

2.《書》用巾擦手。

皇帝帨手取觶巾(《舊唐書‧禮樂誌七》)。

帨字的翻譯

handkerchief, kerchief, shawl

Schnupftuch, Taschentuch (S)

mouchoir

ゼイ セイ エツ セ ス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