帴字的意思和解釋

sàn jiǎn jiān

⼱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+5E34 CJK 基本漢字

⼱ 部

11 畫

8 畫

左右結構

25215341534

sàn,jiǎn,jiān

zin2

4325.3

U+5E34

E5B8B4

LBII

MHAA

𰏕

帴字概述

〔帴〕字拚音是(sàn,jiǎn,jiān),部首是⼱部,總筆數是11畫

〔帴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巾戔)組成。

〔帴〕字倉頡碼是LBII,五筆是MHAA,四角碼是4325.3

〔帴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E34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4116,UTF8:E5B8B4

帴的意思

jiǎn ㄐㄧㄢˇ

基本解釋

狹。

裹嬰兒的布:“則是以博為~也。”

jiān ㄐㄧㄢ

基本解釋

古同“”,鞍韉。

sàn ㄙㄢˋ

基本解釋

披肩。

寬巾。

抹胸;兜肚。

帴的國語辭典解釋

jiǎn ㄐㄧㄢˇ

詳細解釋

用來包裹嬰兒的布巾。

《集韻 · 上聲 · 獮韻》:“帴,褓也。”

狹小。

《周禮 · 冬官考工記 · 鮑人》:“若苟自急者先裂,則是以博為帴也。”鄭玄注引鄭司農雲:“帴,讀為翦,謂以廣為狹也。”

cán ㄘㄢˊ

詳細解釋

女子的內衣。

《說文解字 · 巾部》:“帴,一曰婦人脅衣。”

帴的兩岸詞典解釋

jiǎn ㄐㄧㄢˇ

詳細解釋

1.《書》狹窄。

若苟自急者先裂,則是以博為帴也(《周禮‧冬官考工記‧鮑人》)。

2.《書》包裹嬰兒的布巾。

cán ㄘㄢˊ

詳細解釋

《書》古代女子的內衣。

帴字的翻譯

サツ セチ サン ザン セン サ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