幕字的意思和解釋
幕
⼱部 共13畫 上下結構 U+5E55 CJK 基本漢字
幕字概述
〔幕〕字拚音是(mù,màn),部首是⼱部,總筆數是13畫。
〔幕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莫巾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幕〕字倉頡碼是TAKB,五筆是AJDH,四角碼是4422.7。
〔幕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E55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4149,UTF8:E5B995。
〔幕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。
幕的意思
幕 mù ㄇㄨˋ
基本解釋
①覆著在上麵的帳。帳~。夜~。~天席地。
②垂掛在舞台前部的帷帳。~布。~後。開~。銀~。帷~。
③古代戰爭期間將帥辦公的地方。~府。~賓。~僚。
④戲劇較完整的段落,亦喻生活中的情景。序~。獨~劇。
⑤古代作戰時用的鐵製臂甲和腿甲。
⑥覆蓋:“解朝服而~之”。
⑦古同“漠”,沙漠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形聲。從巾,莫聲。本義:覆布,帳篷的頂布。
2.同本義。
幕,帷在上曰幕。 《說文》舞於魯君之幕下。 《穀梁傳 · 定公十年》楚幕有烏。 《左傳 · 莊公二十八年》夫子之在此也,猶燕之巢於幕上。 《左傳 · 襄公二十九年》舉袂成幕。(袂:mèi:袖子) 《戰國策 · 齊策一》
幕幕(覆布周密的樣子);幕燕(築巢於幕上的燕子);幕下(帳幕之下;幕府中)
cover fabric;
3.帳幕;篷帳。
風動將軍幕。 杜甫《西山》平沙列萬幕,部伍各見招。 杜甫《後出塞》
幕庭(營帳前的空地);幕帷(帳幕);幕席(帳幕和座席;幕賓的職位);幕竿(張帳幕用的長竿)
curtain; tent;
4.垂掛的簾幕。
文窗繡戶盤綺幕。 鮑照《擬行路難十八首 · 三》
curtain; screen;
5.又指舞台上的幕布。
大幕;邊幕;幕屋(用帷幕臨時圍成的房屋)
6.移動的微粒等形成的遮蔽 。
煙幕;彈幕。
veil;
7.戲劇或歌劇中按劇情劃分的段落之一 。
三幕六場。
act;
8.“幕府”的簡稱。古代將帥或地方軍政長官的府署 。
幕下(幕府中);幕位(辦公處所);幕職(幕府中的職位)
office of the commanding officer;
9.幕府聘用的僚屬 。
幕士(幕客);幕吏(泛指屬吏);幕官(幕僚);幕胥(泛指掌文書的官員);幕遊(離鄉當幕友)
commanding officer;
10.一段情景 。
生活的一幕。
scene;
11.團體正式的或準備性質的會議 。
開幕;閉幕。
session;
12.假借為“漠”。沙漠。
常以為漢兵不能度幕輕留。 《史記 · 衛將軍驃騎列傳》比年遣大將軍衛青、 霍去病攻 祁連絕大幕。 《漢書 · 五行誌中之下》
desert;
13.姓。
動詞
◎覆蓋 雪幕其頂。——《徐霞客遊記·滇遊日記》
cover;
幕的國語辭典解釋
幕 mù ㄇㄨˋ
詳細解釋
名
1.垂掛的簾幔。
唐 · 李賀《夜坐吟》:“西風羅幕生翠波,鉛華笑妾顰青蛾。”宋 · 周邦彥《瑞鶴仙 · 悄郊原帶郭》詞:“驚飆動幕,扶殘醉,遶紅藥。”
罩幕、簾幕、黑幕。
2.篷帳、營帳。
《漢書 · 卷五十四 · 蘇建傳》:“徑萬裏兮度沙幕,為君將兮奮匈奴。”宋 · 薑夔《翠樓吟 · 月冷龍沙》詞:“新翻胡部曲,聽氈幕、元戎歌吹。”
帳幕、幄幕。
3.幕府的簡稱。指古代將帥或行政官的府署。
明 · 袁宏道《徐文長傳》:“中丞胡公宗憲聞之,客諸幕。”
幕客、入幕之賓。
4.幕府中辦理文書或其他助理人員。
《文明小史 · 第三九回》:“寫封信給錢縣令,叫他趕緊辭了這個劣幕,另換妥人。”
5.戲劇中的一個大段落,當台幕降落時,表示布幕的更換或時間的流逝,或同時表示兩者。
全劇共四幕。
6.量詞。計算舞台劇幕布起落次數的單位。
獨幕劇、三幕劇。
動
◎覆蓋。
《莊子 · 則陽》:“推而強之,解朝服而幕之。”
幕的兩岸詞典解釋
幕 mù ㄇㄨˋ
詳細解釋
1.覆蓋或垂掛的布幕。
帳幕、布幕、帷幕。
2.懸浮的或飄散的微粒等所形成的遮蔽現象。
煙幕。
3.戲劇或歌劇中按劇情或演出時間劃分的段落。
第三幕、四幕歌劇。
4.古代作戰時,將帥的帳篷;古代軍政長官的府署。
幕府、幕僚。
5.姓。
幕字的翻譯
curtain, screen, tent
Akt <Theater&gt (S), Gefechtsstand, Feldhauptquartier [ hist. ] (S, Mil), Vorhang, Leinwand <Theater&gt (S), Zelt (S), zelten, campen (V)
マク バク バン マン おおう ま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