彯字的意思和解釋

piāo piào miǎo

⼺部 共14畫 左右結構 U+5F6F CJK 基本漢字

⼺ 部

14 畫

11 畫

左右結構

12522111234333

piāo,piào,miǎo

piu1

1292.2

U+5F6F

E5BDAF

MFHHH

SFIE

彯字概述

〔彯〕字拚音是(piāo,piào,miǎo),部首是⼺部,總筆數是14畫

〔彯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票彡)組成。

〔彯〕字倉頡碼是MFHHH,五筆是SFIE,四角碼是1292.2

〔彯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F6F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4431,UTF8:E5BDAF

彯的意思

piāo ㄆㄧㄠ

基本解釋

飄帶:“撒氈~為甲。”

〔~搖〕輕捷;敏捷,如“~~武猛”。

飄揚;飄卷:“~沙礐石。”

piào ㄆㄧㄠˋ

基本解釋

圖畫;彩飾。

彯的國語辭典解釋

piāo ㄆㄧㄠ

詳細解釋

帶子。

唐 · 張蒙《鎮國軍節度使李公功德頌 · 序》:“乃剔鑊鼓為兵,撤氈彯為甲。”

1.飄。

《文選 · 木華 · 海賦》:“彯沙礐石。”

2.棄。

《文選 · 袁淑 · 效曹子建樂府白馬篇》:“彯節去函穀,投珮出甘泉。”

彯的兩岸詞典解釋

piāo ㄆㄧㄠ

詳細解釋

1.《書》飄;翻飛。

喜華纓共彯,爐煙暖未消(《清史稿‧卷九十八‧樂誌五》)。

2.《書》飄帶;綬帶。

乃剔鑊鼓為兵,撤氈彯為甲(唐 · 張蒙《鎮國軍節度使李公功德頌 · 序》)。

3.《書》拋棄;揮去。

彯節去函穀,投珮出甘泉(《文選 · 袁淑 · 效曹子建樂府白馬篇》)。

彯字的翻譯

ヒョウ ビョ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