徂字的意思和解釋
徂
⼻部 共8畫 左右結構 U+5F82 CJK 基本漢字
徂字概述
〔徂〕字拚音是(cú),部首是⼻部,總筆數是8畫。
〔徂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彳且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徂〕字倉頡碼是HOBM,五筆是TEGG,四角碼是2721.0。
〔徂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F82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4450,UTF8:E5BE82。
〔徂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徂的意思
徂 cú ㄘㄨˊ
基本解釋
①往。自西~東。
②過去,逝。歲月其~。
③開始。六月~暑。
④古同“殂”,死亡。
詳細解釋
動詞
1.形聲。從彳( chì )且聲。從“彳”,表示與行走有關。本義:往;去。
2.同本義。
徂,往也。 《爾雅》汝徂征。 《書 · 大禹謨》胤後承王命徂征。 《書 · 胤征》自我徂爾。 《詩 · 衛風 · 氓》我征徂西。 《詩 · 小雅 · 小明》
徂川(流去的河水);徂徠(往複);徂征(前往征討)
go to;
3.及,至。
後先相繼,自夏徂秋。 李漁《閑情偶寄 · 種植部》自堂徂基,自羊徂牛。 《詩 · 周頌 · 絲衣》
arrive;
4.行,行走。
思無邪,思馬斯徂。 《詩 · 魯頌 · 駉》
walk;
5.死亡。
二十有八載,放勳乃徂落,百姓如喪考妣。 《孟子 · 萬章上》於嗟徂兮,命之衰矣! 《史記 · 伯夷列傳》
徂歿(死亡);徂落(死亡)
die;
6.消逝 。
徂年(過去的年月);徂輝(落日的餘輝;比喻逝去的歲月)
disappear;
徂的國語辭典解釋
徂 cú ㄘㄨˊ
詳細解釋
動
1.往、去。
《詩經 · 豳風 · 東山》:“我徂東山,慆慆不歸。”
2.死亡。
晉 · 李遼《上表請修孔廟》:“二臣薨徂,成規不遂。”宋 · 王安石《虞部郎中晁君墓誌銘》:“方冬告役,君夏而徂,壽五十五,識者歎籲。”
形
◎已往的、過去的。
《後漢書 · 卷二四 · 馬援傳 · 讚曰》:“徂年已流,壯情方勇。”宋 · 陸遊《病少愈偶作》詩二首之二:“但恨著書終草草,不嫌徂歲去堂堂。”
介
◎至、及。
《詩經 · 大雅 · 雲漢》:“不殄禋祀,自郊徂宮。”唐 · 韓愈《祭董相公文》:“自邇徂遠,混然一區。”
徂的兩岸詞典解釋
徂字的翻譯
go, advance; to; die
erreichen, ankommen , gehen, führen
s'en aller, aller, passer
ソ ゾ ゆ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