忤字的意思和解釋

⺖部 共7畫 左右結構 U+5FE4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⺖ 部

7 畫

4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4423112

wǔ,wù

ng5

9804.0

U+5FE4

E5BFA4

POJ

NTFH

忤字概述

〔忤〕字拚音是(wǔ,wù),部首是⺖部,總筆數是7畫

〔忤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忄午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忤〕字倉頡碼是POJ,五筆是NTFH,四角碼是9804.0

〔忤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FE4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4548,UTF8:E5BFA4

〔忤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忤的意思

wǔ ㄨˇ

基本解釋

逆,不順從。~耳(逆耳)。~逆(➊背犯,違反;➋不孝順父母)。~視(逆視、抗視、正視相看)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形聲。從心,午聲。本義:抵觸,不順從。

2.同本義。

賓客。 唐 · 李朝威《柳毅傳》當死。 清 · 張廷玉《明史》

忤權(不屈服於權貴);忤物(觸犯人;與人不合);忤怨(抵觸而生怨);忤恨(違逆;反對);忤意(違逆心意);忤嫚(忤慢。違抗怠慢);忤觸(觸犯);忤鱗(直言犯上)

be disobedient to;

3.觸動。

臨風悼亡,愁心,匹鳥河洲上。 明 · 汪道昆《洛水悲》

touch;

4.交錯。

陰陽散 《春秋元命包》

crisscross;

忤的越南字釋義

讀音ngỗ。 同漢語釋義。

忤的國語辭典解釋

wǔ ㄨˇ

詳細解釋

違逆、不順從。

《新唐書 · 卷二二三 · 奸臣傳上 · 李義府傳》:“凡忤意者,皆中傷之。”《水滸傳 · 第九七回》:“以此忤了蔡太師,尋他罪過。”

忤的兩岸詞典解釋

wǔ ㄨˇ

詳細解釋

違背;不順從。

忤逆、忤慢、乖忤。

忤字的翻譯

insubordinate, stubborn; wrong

respektlos , ungehorsam, unfolgsam

rebelle, obstiné

ゴ さから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