怛字的意思和解釋
怛
⺖部 共8畫 左右結構 U+601B CJK 基本漢字
怛字概述
〔怛〕字拚音是(dá,dàn),部首是⺖部,總筆數是8畫。
〔怛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忄旦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怛〕字倉頡碼是PAM,五筆是NJGG,四角碼是9601.0。
〔怛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01B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4603,UTF8:E6809B。
〔怛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怛的意思
怛 dá ㄉㄚˊ
基本解釋
①憂傷,悲苦。~~(憂傷不安)。~傷。~憂。慘~。
②驚懼。
詳細解釋
形容詞
1.形聲。從心,旦聲。本義:痛苦。
2.同本義。
怛,憯也。從心,旦聲。 《說文》怛,痛也。 《方言一》疾痛慘怛,未嚐不呼父母也。 《史記 · 屈原賈生列傳》悲泗淋漓,誠怛人心。 唐 · 李朝威《柳毅傳》
suffering;
3.憂傷。
怛,憂也。 《廣雅》怛怛,憂也。 《釋訓》中心怛兮。 《詩 · 檜風 · 匪風》勞心怛怛。 《詩 · 齊風 · 甫田》
怛惻(憂傷);怛然(憂慮,不放心的樣子);怛傷(悲傷);怛惋(悲傷)
sadness;
4.畏懼;驚恐。
叱!避!無怛化! 《莊子 · 大宗師》怛然內熱。 《列子 · 黃帝》群犬垂涎,揚尾皆來,其人怒;怛之。 唐 · 柳宗元《三戒 · 臨江之麋》
怛突(忐忑,驚懼);怛怖(恐懼);怛惕(驚懼)
fear;
怛的國語辭典解釋
怛 dá ㄉㄚˊ
詳細解釋
動
1.悲痛、憂傷。
《詩經 · 檜風 · 匪風》:“顧瞻周道,中心怛兮。”
2.驚恐、畏懼。
唐 · 獨孤及《代書寄上李廣州》詩:“推誠魚鱉信,持正魑魅怛。”
3.威嚇、恐嚇。
唐 · 柳宗元《三戒 · 臨江之麋》:“群犬垂涎,揚尾皆來,其人怒怛之。”
名
◎懼怕。
《文選 · 左思 · 魏都賦》:“顧非累卵於疊棋,焉至觀形而懷怛。”
怛的兩岸詞典解釋
怛 dá ㄉㄚˊ
詳細解釋
1.《書》痛苦;憂傷。
悲泗淋漓,誠怛人心、忉怛、惻怛、慘怛。
2.《書》驚懼;害怕。
顧非累卵於疊棋,焉至觀形而懷怛(晉‧左思《魏都賦》)。
3.《書》威嚇;恐嚇。其人怒,怛之(唐‧柳宗元《三戒‧臨江之麋》)。
畜之入門,群犬垂涎,揚尾皆來。
怛字的翻譯
grieved, saddened; worried
bekümmert, quälte , bekümmerte , betrübt , erschrocken , siehe 怛 da2
choqué, chagriné, navré, peiné
ダツ タツ タン ダン タチ いた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