恂字的意思和解釋
恂
⺖部 共9畫 左右結構 U+6042 CJK 基本漢字
恂字概述
〔恂〕字拚音是(xún,shùn),部首是⺖部,總筆數是9畫。
〔恂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忄旬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恂〕字倉頡碼是PPA,五筆是NQJG,四角碼是9702.0。
〔恂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042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4642,UTF8:E68182。
〔恂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恂的意思
恂 xún ㄒㄩㄣˊ
基本解釋
①相信:“且~士師之言可也”。
②暢通。~達。
③〔~~〕a.擔心的樣子,如“吾~~而起,視其缶”;b.謙恭謹慎的樣子,如“孔子於鄉黨,~~如也,似不能言者”;c.同“循循”。
④恐懼,惶急。~懼。
詳細解釋
動詞
1.形聲。從心,旬聲。本義:相信,信任。
2.同本義。
恂,信心也。 《說文》恂,信也。 《方言一》為下國恂蒙。 《大戴禮記 · 衛將軍文子》且恂士師之言可也。 《列子 · 周穆王》
trust;
3.誠信。
迪知忱恂於九德之行。 《書 · 立政》
be in confidence;
形容詞
1.恐懼。
木處則惴慄恂懼。 《莊子 · 齊物論》
恂慄(恐懼戰慄);恂懼(恐懼)
fearful;
2.嚴肅恭謹。
恂恂如也。 《論語》恂,栗也。 《禮記 · 大學》。注:“字或作峻。言其容貌嚴栗也。”參為人矜嚴,好修容儀,進退恂恂。 《漢書 · 馮參傳》
恂恂自下(謙虛有禮,不以地位之高而自居);恂實(恭順樸實);恂謹(恭順謹慎)
respectful;
3.暢通。
思慮恂達,耳目聰明。 《莊子》
恂達(通達)
unimpeded;
副詞
◎的確;確實 為下國恂蒙。——《大戴禮記》
indeed;
恂的國語辭典解釋
恂 xún ㄒㄩㄣˊ
詳細解釋
動
1.相信、信任。
《列子 · 周穆王》:“黃帝、孔丘孰辨之哉?且恂士師之言可也。”
2.恐懼、害怕。
《莊子 · 齊物論》:“木處則惴栗恂懼,猿猴然乎哉?”
3.通暢、暢達。
《莊子 · 知北遊》:“思慮恂達,耳目聰明。”
副
◎急猝。
《莊子 · 徐無鬼》:“眾狙見之,恂然棄而走。”
恂的兩岸詞典解釋
恂 xún ㄒㄩㄣˊ
詳細解釋
1.《書》相信;信任。
且恂士師之言可也(《列子‧周穆王》)。
2.《書》謹慎;謙恭。
前輩風烈,尤為恂實爾雅(明‧張居正《襄陽府科第題名記》)。
3.《書》恐懼;擔心。
木處則惴栗恂懼(《莊子‧齊物論》)。
4.《書》暢達;通暢。
思慮恂達,耳目聰明(《莊子‧知北遊》)。
恂字的翻譯
careful, sincere, honest; trust
aufrichtig
sincère
ジュン シュン まこ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