恇字的意思和解釋

kuāng

⺖部 共9畫 左右結構 U+6047 CJK 基本漢字

⺖ 部

9 畫

6 畫

左右結構

442111215

kuāng

hong1

9101.1

U+6047

E68187

PSMG

NAGG

恇字概述

〔恇〕字拚音是(kuāng),部首是⺖部,總筆數是9畫

〔恇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忄匡)組成。

〔恇〕字倉頡碼是PSMG,五筆是NAGG,四角碼是9101.1

〔恇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047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4647,UTF8:E68187

恇的意思

kuāng ㄎㄨㄤ

基本解釋

驚恐;懼怕:“時國無嗣主,內外~懼。”

怯弱,虛弱:“尺虛者,行步~然。”

料到:“則打的一拳,不~就打殺了。”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害怕;驚恐,恐懼。

,怯也。從心,匡聲。 《說文》尺虛者行步然。 《素問 · 通評虛實論》時國無嗣主,內外懼。 《後漢書 · 張步傳》

恇懼(惶恐不安); 恇迫(恐懼慌亂); 恇恇(恐懼的樣子); 恇惶(恐懼不安); 恇懾(恐懼); 恇駭(驚慌); 恇眩(惶惑)

fear; frighten;

2.料想。

我那裏郭成的渾家,這等生的風流,長得可喜。 元 · 武漢臣《生金閣》

expect;

恇的國語辭典解釋

kuāng ㄎㄨㄤ

詳細解釋

1.膽怯、害怕。

《說文解字 · 心部》:“恇,怯也。”《後漢書 · 卷一二 · 張步傳》:“時國無嗣主,內外恇懼。”

2.料到、料想。

元 · 張國賓《合汗衫 · 第一折》:“則打的一拳,不恇就打殺了。”元 · 武漢臣《生金閣 · 第一折》:“我那裏恇郭成的渾家,這等生的風流,長的可喜。”

虛弱、衰敗。

《黃帝素問靈樞經 · 卷五 · 寒熱病》:“精泄則病甚而恇,致氣則生為癰疽也。”

恇的兩岸詞典解釋

kuāng ㄎㄨㄤ

詳細解釋

1.《書》膽怯;驚慌。

時國無嗣主,內外恇懼(《後漢書‧卷十二‧王劉張李彭盧列傳‧王閎》)。

2.《書》料到;料想。

我那裏恇郭成的渾家,這等生的風流,長的可喜(元‧武漢臣《生金閣‧第一折》)。

3.《書》虛弱無力。

精泄則病甚而恇(《黃帝素問靈樞經‧卷五‧寒熱病》)。

恇字的翻譯

fear

Angst haben, befürchten , bedenklich, begreifend

craindre, appréhension

キョウ コウ おそれ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