恚字的意思和解釋

huì

⼼部 共10畫 上下結構 U+605A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⼼ 部

10 畫

6 畫

上下結構

形聲字

1211214544

huì

wai6

4033.1

U+605A

E6819A

GGP

FFNU

恚字概述

〔恚〕字拚音是(huì),部首是⼼部,總筆數是10畫

〔恚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圭心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恚〕字倉頡碼是GGP,五筆是FFNU,四角碼是4033.1

〔恚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05A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4666,UTF8:E6819A

〔恚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恚的意思

huì ㄏㄨㄟˋ

基本解釋

恨,怒。~恨。~怒。~望。~憤。怒~。

詳細解釋

形容詞

(形聲。從心,圭聲。本義:怨恨,憤怒) 同本義。

,恨也。 《說文》,怒也。 《廣雅 · 釋詁二》故去忿之心;而成終身之名。 《戰國策 · 齊策三》目。 《管子 · 地員》而語女曰。 明 · 崔銑《記王忠肅公翱三事》懋卿甚。 《明史》承疇大 清 · 全祖望《梅花嶺記》

恚礙(憤怒抵觸);恚忌(憤怒嫉忌);恚忿(憤怒);恚責(憤怒斥責)

anger;

副詞

憤怒地,生氣地;發怒地 舍人恚曰:“朔擅詆欺天子從官”。——《漢書》

angrily;

恚的國語辭典解釋

huì ㄏㄨㄟˋ

詳細解釋

怨恨、憤怒。

《戰國策 · 齊策六》:“故去忿恚之心,而成終身之名。”《三國誌 · 卷五四 · 吳書 · 呂蒙傳》:“歸以告蒙母,母恚欲罰之。”

恚恨、恚怒。

恚的兩岸詞典解釋

huì ㄏㄨㄟˋ

詳細解釋

《書》憤怒;怨恨。

恚怒、心生忿恚。

恚字的翻譯

anger, rage

Rage, Rasen (S)

rage

イ エ ケイ いかる うら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