恨字的意思和解釋

hèn

⺖部 共9畫 左右結構 U+6068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

⺖ 部

9 畫

6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442511534

hèn

han6

9703.2

U+6068

E681A8

PAV

NVEY06 NVY98 NVEY86

恨字概述

〔恨〕字拚音是(hèn),部首是⺖部,總筆數是9畫

〔恨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忄艮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恨〕字倉頡碼是PAV,五筆是NVEY06 NVY98 NVEY86 ,四角碼是9703.2

〔恨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068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4680,UTF8:E681A8

〔恨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恨的意思

hèn ㄏㄣˋ

基本解釋

怨,仇視。怨~。憤~。仇~。痛~。

為做不到或做不好而內心不安。~事。悔~。遺~。抱~終天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形聲。從心,艮( gèn )聲。本義:懷恨在心,怨恨。

2.同本義。

,怨也。 《說文》今財亡民罷,莫不怨 《國語 · 周語下》役夫敢申 唐 · 杜甫《兵車行》貫肌骨。 唐 · 李朝威《柳毅傳》亡國之 清 · 黃宗羲《柳敬亭傳》

恨命(恨恨地;拚命);恨恨(氣 忿的樣子);恨窮發極(憤恨到極點而發怒);恨五罵六(投骰子時的叫罵聲);恨如頭醋(比喻非常可惡,令人恨得切齒)

hate;

3.遺憾;後悔。

臣死不矣! 《史記 · 蕭相國世家》故死者不抱而入地,生者不銜怨而受罪。 《漢書 · 王嘉傳》公子之複返。 《史記 · 魏公子列傳》歎息痛 諸葛亮《出師表》晨光之熹微。 晉 · 陶淵明《歸去來兮辭》以是為 宋 · 王讜《唐語林 · 雅量》

悔恨;怨恨;恨吒(遺憾嗟歎);;恨悔(悔恨);恨悵(遺憾惆悵)

regret;

4.違逆;不聽從。通“”。

今不聽,是秦也;聽之,是天下也。 《戰國策》

disobey;

恨的國語辭典解釋

hèn ㄏㄣˋ

詳細解釋

遺憾、悔恨的事。

《荀子 · 成相》:“不知戒,後必有恨。”唐 · 白居易《長恨歌》:“天長地久有時盡,此恨綿綿無絕期。”

記恨、飲恨而終。

怨、仇視。

《荀子 · 堯問》:“處官久者士妒之,祿厚者民怨之,位尊者君恨之。”唐 · 李白《怨情》詩:“但見淚痕濕,不知心恨誰?”

怨恨、憎恨。

恨的兩岸詞典解釋

hèn ㄏㄣˋ

詳細解釋

1.憎恨;仇視。

憤恨、恨之入骨、懷恨在心。

2.懊悔;遺憾。

相見恨晚、一失足成千古恨。

恨字的翻譯

hatred, dislike; resent, hate

Hass (S)​, hassen, nicht mögen (V)

haïr, détester, regretter, haine

コン ゴン うらむ うらめしい うらみ うらむらく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