惙字的意思和解釋
惙
⺖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+60D9 CJK 基本漢字
惙字概述
〔惙〕字拚音是(chuò,chuì),部首是⺖部,總筆數是11畫。
〔惙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忄叕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惙〕字倉頡碼是PEEE,五筆是NCCC,四角碼是9704.7。
〔惙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0D9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4793,UTF8:E68399。
〔惙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三級字表中。
惙的意思
惙 chuò ㄔㄨㄛˋ
基本解釋
①憂;憂愁:“心~怛兮傷悴。”
②疲乏:“獻之遂不堪暑,氣力恒~。”
③意不安。
④古通“辍”,停止。
詳細解釋
動詞
1.形聲。本義:憂愁。
2.同本義。
惙,憂也。 《說文》憂心惙惙。 《詩 · 召南 · 草蟲》
惙怛(憂傷);惙惙(憂鬱貌)
worry;
3.疲乏 。
惙頓(委頓;疲乏);惙然(困頓虛弱貌)
tired;
4.休止,停止。通“辍”。
孔子遊於 匡, 宋人圍之數幣,而弦歌不惙。 《莊子 · 秋水》感夙因兮不可惙,素心如何天上月。 《紅樓夢》
stop;
形容詞
◎微弱的樣子 日將暮,取兒稿葬。近撫之,氣息惙然。——《聊齋誌異·促織》
weak; feeble;
惙的國語辭典解釋
惙 chuò ㄔㄨㄛˋ
詳細解釋
形
1.憂愁。
《說文解字 · 心部》:“惙,憂也。”《後漢書 · 卷八三 · 逸民傳 · 梁鴻傳》:“心惙怛兮傷悴,誌菲菲兮升降。”
惙惙。
2.疲憊。
唐 · 柳宗元《為戶部王叔文陳情表》:“忽患瘖風發動,狀候非常,今雖似退,猶甚虛惙。”
動
◎停止。
《莊子 · 秋水》:“孔子遊於匡,宋人圍之數帀,而弦歌不惙。”
惙的兩岸詞典解釋
惙字的翻譯
sad, melancholy, grieving, mournful
ungewiss, unsicher
triste, mélancolique, incertain, aléatoire
テツ テイ テ テチ うれえ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