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字的意思和解釋
意
⼼部 共13畫 上中下結構 U+610F CJK 基本漢字
意字概述
〔意〕字拚音是(yì,yī),部首是⼼部,總筆數是13畫。
〔意〕字結構是上中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音心)組成,造字法是會意字。
〔意〕字倉頡碼是YTAP,五筆是UJNU,四角碼是0033.6。
〔意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10F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4847,UTF8:E6848F。
〔意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。
意的意思
意 yì ㄧˋ
基本解釋
①心思。~思。~見。~義。~味。~念。~誌(為了達到既定目的而自覺努力的心理狀態)。注~。同~。~在筆先。~在言外。
②心願,願望。~願。願~。~向。~圖。~皆。好~。“醉翁之~不在酒”。
③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態。春~。詩~。愜~。情~。~境。
④料想,猜想。~料。~想。~外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會意。從心從音。本義:心誌。心意。
2.同本義。
意,誌也。 《說文》心之所謂意。 《春秋繁露 · 循天之道》今者項莊拔劍舞,其意常在 沛公也。 《史記 · 項羽本紀》通其意。 漢 · 賈誼《過秦論》中有真意。 晉 · 陶淵明《飲酒》不快我意。 明 · 魏禧《大鐵椎傳》無意則已。 清 · 徐珂《清稗類鈔 · 戰事類》蔡倫立意造紙。 《齊民要術》醉翁之意不在酒。 宋 · 歐陽修《醉翁亭記》其意深長。 清 · 薛福成《觀巴黎油畫記》
文章大意;詞不達意。亦指念頭,想法。意投道合(心意投合,誌向一致);意故(意思,緣故);意定(認定);意頭(心意;想法);意馬(意念的馬。比喻意念像野馬般奔馳,難以駕馭)
meaning; idea;
3.意誌;願望。亦引申為誌向。
明君在上,便僻不能食其意。 《管子 · 君臣下》
意緩心勞(冀求不執著;三心二意);意足心滿(非常滿足);意樹(喻意念。佛教認為人的一切善果、惡果都由意念所生);意憲(意誌,意思);意望(願望,希望)
desire; intention; will;
4.胸懷;內心。
除爾貪圖,祗慎意業。 《雲門頌》
意業(佛教語。指內心的貪、淫、癡等心理行為);意氣超邁(器宇軒昂,抱負遠大);意概(氣概,胸懷);意會(內心領會)
heart;
5.情意;感情。
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間也。 宋 · 歐陽修《醉翁亭記》久之,目似瞑,意暇甚。 《聊齋誌異》
意蕊橫飛(非常高興);意得過(過意得去);意孜孜(情意纏綿);意不過(情意上過不去);意分(交情,情分);意好(感情);意孜孜(情意纏綿貌);意性(情態);意情(情意)
affection; emotion;
6.意氣; 氣勢。
意色舉止,不異於常。 《世說新語 · 雅量》
意大(傲慢);意小(小氣,氣量小);意局(氣度);意脈(氣質;情態);意量(氣度);意貌(神色);意調(意境);意界(意境,境界)
will and spirit;
7.意圖。
用君之心,行君之意。 《楚辭》一狼洞其中,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。 《聊齋誌異 · 狼三則》
intention;
8.神情、態度。
其一犬坐於前。久之,目似瞑,意暇甚。 《聊齋誌異 · 狼三則》意少舒。 《虞初新誌 · 秋聲詩自序》
expression; manner;
動詞
1.思念;放在心上 。
意懸懸(忐忑不安;提心吊膽);意懸(掛念);意顧(掛念)
miss;
2.意料;猜測。
而小人善意。臣意之也。 《管子 · 小問》何意致不厚。 《玉台新詠 ·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意北亦尚可以。 宋 · 文天祥《指南錄 · 後序》當其為裏正、受撲責時,豈意其至此哉? 《聊齋誌異 · 促織》不意作緣。 清 · 周容《芋老人傳》多以意構。 蔡元培《圖畫》
意定(猜定);意度(揣測;設想)
anticipate; expect;
3.懷疑。
於是天子意梁。 《漢書 · 梁孝王武傳》
意意似似(意意思思。猶猶豫豫;吞吞吐吐);意疑(懷疑);意忌(疑忌)
doubt;
意的國語辭典解釋
意 yì ㄧˋ
詳細解釋
名
1.意思。
《易經 · 係辭上》:“書不盡言,言不盡意。”唐 · 杜牧《答莊充書》:“是意能 遣辭,辭不能成意,大抵為文之旨如此。”
2.見解、看法。
唐 · 柳宗元《桐葉封弟辨》:“周公曰:‘天子不可戲。’乃封小弱弟於唐。吾意不然。”
3.私念、成見。
《論語 · 子罕》:“子絕四:毋意、毋必、毋固、毋我。”
4.情趣。
南朝梁 · 劉勰《文心雕龍 · 神思》:“登山則情滿 於山,觀海則意溢於海。”唐 · 杜甫《登兗州城樓》詩:“從來多古意,臨眺獨躊躇 。”
春意、醉意。
5.情感。
唐 · 杜甫《送李校書二十六韻》:“臨岐意頗切,對酒不能吃。”唐 · 劉禹錫 《竹枝詞》九首之二:“花紅易衰似郎意,水流無限似儂愁。”
6.願望。
《呂氏春秋 · 仲冬紀 · 長見》:“申侯伯善持養吾意,吾所欲,則先我為之。”
稱心如意。
7.內心、胸襟。
《漢書 · 卷一 · 高帝紀上》:“寬仁愛人,意豁如也。”
8.姓。如明代有意秀。
動
1.懷疑。
《韓非子 · 存韓》:“為計而使諸侯有意伐之心,至殆也。”《漢書 · 卷四七 · 文三王傳 · 梁孝王劉武傳》:“於是天子意梁,逐賊,果梁使之。”
2.猜測、推測。
《莊子 · 胠篋》:“夫妄意室中之藏,聖也。”《管子 · 小問》:“君子善謀而小人善意。”
出其不意。
3.考慮。
《詩經 · 小雅 · 正月》:“終逾絕險,曾是不意。”《禮記 · 王製》:“意論輕重之序,慎測淺深之量,以別之。”
副
◎或。
《墨子 · 明鬼下》:“豈女為之與?意鮑為之與?”《莊子 · 盜蹠》:“知不足邪?意知而力不能行邪?”
意的兩岸詞典解釋
意 yì ㄧˋ
詳細解釋
1.意思;語言文字表達的思想內容。
文章大意、詞不達意。
2.願望;心思。
意足心滿、稱心如意、意圖不軌、他有意跨足汽車業。
3.趣味;情韻。
古意盎然、醉意十足。
4.情感;情意。
郎情妹意、情投意合。
5.料想;猜測。
意外、出乎意料。
6.念頭;想法。
意在筆先、意到筆隨。
7.姓。
意字的翻譯
thought, idea, opinion; think
Idee, Meinung (S), Wunsch, Begehr, Verlangen
sens, intention, désir
イ ヨク ヨイ うたがう おもい おもう ここ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