愕字的意思和解釋

è

⺖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+6115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

⺖ 部

12 畫

9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442251251115

è

ngok6

9602.7

U+6115

E68495

PRRS

NKKN

愕字概述

〔愕〕字拚音是(è),部首是⺖部,總筆數是12畫

〔愕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忄咢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愕〕字倉頡碼是PRRS,五筆是NKKN,四角碼是9602.7

〔愕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115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4853,UTF8:E68495

〔愕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愕的意思

è ㄟˋ

基本解釋

驚訝。~胎。~異。驚~。錯~。聞之~然。

古同“”,直言不諱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形聲。從心,咢聲。本義:驚訝。

2.同本義 愕,驚也。——《廣雅·釋詁一》

,然欲毆之。 《漢書 · 張良傳》眙而不能階。 班固《西都賦》成駭立呼。 《聊齋誌異 · 促織》

startled;

3.又。

成益愕,急逐趁之,蟆入草間。先生且喜且,舍狼而前。 馬中錫《中山狼傳》

愕怪(驚奇);愕窒(驚惶得不敢出氣);愕夢(驚愕而夢)

4.直言。

者不以天下為憂。 《管子 · 白心》萬裏之朝,日聞唯唯,而後聞諸生之,此乃公卿之良藥針石。 《鹽鐵論 · 國疾》之操,華首彌固。 《後漢書 · 陳蕃傳》

愕愕(直言)

blow off;

愕的國語辭典解釋

è ㄟˋ

詳細解釋

1.驚惶、驚駭。

《戰國策 · 燕策三》:“荊軻逐秦王,秦王還柱而走,群臣驚愕,卒起不意,盡失其度。”元 · 陳基《潼關》詩:“前車未行後車卻,去馬一鳴來馬愕。”

2.直接言明。

《三國誌 · 卷五二 · 吳書 · 諸葛瑾傳》:“與權談說諫喻,未嚐切愕。”

愕的兩岸詞典解釋

è ㄟˋ

詳細解釋

驚嚇惶恐。

愕然、驚愕、錯愕、震愕。

愕字的翻譯

startled, alarmed, astonished

surpris, effrayé, déconcerté, troublé

ガク ゴ おどろ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