愦字的意思和解釋

kuì

⺖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+6126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⺖ 部

12 畫

9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442251212534

kuì

kui2

9508

U+6126

E684A6

PLMO

NKHM

愦字概述

〔愦〕字拚音是(kuì),部首是⺖部,總筆數是12畫

〔愦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忄貴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愦〕字倉頡碼是PLMO,五筆是NKHM,四角碼是9508

〔愦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126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4870,UTF8:E684A6

〔愦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愦的意思

kuì ㄎㄨㄟˋ

基本解釋

昏亂,糊塗。~~(a.昏亂不安;b.糊塗)。昏~。發聾振~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悶,煩亂。

心煩兮意無聊。 王逸《九思 · 逢尤》

憒憒(混亂不安;糊塗);憒亂(昏亂不安,憂思煩亂);憒鬧(混亂喧鬧);憒毒(因中毒而煩亂)

worry; vex;

2.昏亂,神誌不清。

則固僵仆煩 唐 · 柳宗元《柳河東集》於憂。 《戰國策 · 齊策四》

憒眊(昏昧糊塗);憒耄(昏亂糊塗);憒慢(昏庸怠慢);憒瞀(昏亂)

befuddle;

愦字的翻譯

confused, troubled, muddle-headed

bestürzt, irritiert (Adj)

stupide, hébété, abrut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