慨字的意思和解釋

kǎi

⺖部 共12畫 左中右結構 U+6168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

⺖ 部

12 畫

9 畫

左中右結構

形聲字

442511541535

kǎi

koi3

9101.4

U+6168

E685A8

PAIU

NVCQ06 NVAQ98 NVCQ86

慨字概述

〔慨〕字拚音是(kǎi),部首是⺖部,總筆數是12畫

〔慨〕字結構是左中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忄既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慨〕字倉頡碼是PAIU,五筆是NVCQ06 NVAQ98 NVCQ86 ,四角碼是9101.4

〔慨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168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4936,UTF8:E685A8

〔慨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慨的意思

kǎi ㄎㄞˇ

基本解釋

情緒激昂,憤激。憤~。慷~。

歎息,歎氣。~歎。感~。

豪爽,不吝嗇。~允。~諾。~然。

詳細解釋

形容詞

1.形聲。從心,既聲。本義:不得誌而憤激。

2.同本義。

,忼壯士不得誌也。 《說文》副將軍史德威然任之。 清 · 全祖望《梅花嶺記》

憤慨;慨切(憤激而懇切);慨爽(慷慨爽朗);慨慷(情緒激昂)

indignant; vehement;

3.疲憊的樣子。

焉如不及,其反而息。 《禮記 · 檀弓下》。注:“慨,憊貌。”

tired;

動詞

假借為“”。感慨,歎息(因悲痛、不愉快而發出的歎息)。

而長懷兮。 《楚辭 · 怨思》。注:“歎貌。”長思而懷古。 《文選 · 張衡 · 東京賦》含唏而增愁。 《文選 · 張衡 · 思玄賦》自以本誌不遂,深自失。 《晉書 · 謝安傳》萬方聲一,吾道竟何之? 杜甫《秦州雜詩》

慨慷(感慨;激動);慨慨(歎息的樣子);慨歎(感慨歎息);慨念(感慨,懷念);慨恨(感慨遺恨)

be deeply touched; sigh with deep feeling;

慨的國語辭典解釋

kǎi ㄎㄞˇ

詳細解釋

參見“慷慨”條。

悲歎、感傷。

漢 · 班彪《北征賦》:“撫長劍以慨息。”宋 · 王安石《少狂喜文章》:“撥書置左右,仰屋慨平生。”

kài ㄎㄞˋ

詳細解釋

(一)之又音。

慨的兩岸詞典解釋

kǎi ㄎㄞˇ

詳細解釋

1.情緒激動;誌氣昂揚。

憤慨、慷慨激昂。

2.豪爽;大方。

慨允、慷慨好客。

3.感歎;傷感。

慨歎、慨傷、感慨萬千。

慨字的翻譯

sigh, regret; generous

freigebig, generös

indigné, furieux, ému, généreux

ガイ カイ なげ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