戚字的意思和解釋
戚
⼽部 共11畫 半包圍結構 U+621A CJK 基本漢字
戚字概述
〔戚〕字拚音是(qī,cù),部首是⼽部,總筆數是11畫。
〔戚〕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,可拆解為(⿵戊尗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戚〕字倉頡碼是IHYMF,五筆是DHGY06 DHII98 DHIY86 ,四角碼是5320.0。
〔戚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21A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5114,UTF8:E6889A。
〔戚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。
戚的意思
戚 qī ㄑㄧ
基本解釋
①因婚姻聯成的關係。親~。外~。~族。~友。
②憂愁,悲哀。~然。淒~。哀~。休~。
③古代兵器,像斧。
④姓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形聲。從戉,尗聲。戉:( yuè ),斧子。本義:古兵器名,斧的一種。
2.同本義。亦用為舞具。
戚,戉也。 《說文》幹戈戚揚。 《詩 · 大雅 · 公劉》朱幹玉戚。 《禮記 · 明堂位》執幹戚舞。 《韓非子 · 五蠹》
戚揚(斧鉞)
a kind of axe;
3.親屬,親戚。
何謂六戚?父母兄弟妻子。 《呂氏春秋》
;戚好(親戚友好);戚裏(戚畹。帝王外戚所居住的地方);戚屬(母及妻的親屬);戚愛(親屬和寵愛的人);戚家(貴戚之家;親戚家);外戚(指帝王的母族、妻族);戚寵(外戚親貴)
relative;
4.姓。
形容詞
心之憂矣,自始伊戚。 《詩 · 小雅 · 小明》貌若甚戚者。 唐 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說》
sorrowful; sad;
2.又。
蔣氏大戚。婉貞獨戚然。 清 · 徐珂《清稗類鈔 · 戰事類》汝又慮戚吾心。 清 · 袁枚《祭妹文》
戚容(愁容);戚切(悲切);戚休(休戚。憂愁和歡樂);戚欣(憂愁與歡樂);戚言(憂戚的言詞);戚嗟(憂傷嗟歎);戚意(憂傷的心情);戚慘(悲傷);戚憂(憂傷);戚顏(憂傷的容顏)
3.親近,親密。
未可以戚我先王。 《書 · 金滕》
戚疏(親疏)
intimate;
4.憤怒 。
戚醮(煩惱)
angry;
5.假借為“促”( cù )。疾速。
凡察車之道,欲其樸屬而微至。…不微至,無以為戚速也。 《周禮 · 考工記 · 總序》
fast; quick;
戚的國語辭典解釋
戚 qī ㄑㄧ
詳細解釋
名
1.親屬。
近戚、遠戚、親戚。
2.武器名。即斧,亦可作為舞具。
《詩經 · 大雅 · 公劉》:“弓矢斯張,幹戈戚揚。”《禮記 · 明堂位》:“朱幹玉戚,冕而舞大武。”
3.悲哀、憂傷。
唐 · 韓愈《爭臣論》:“若越人視秦人之肥瘠,忽焉不加喜戚於其心。”
4.姓。如明代有戚繼光。
動
1.親近。
《書經 · 金縢》:“未可以戚我先王。”
2.憤怒。
《禮記 · 檀弓下》:“舞斯慍,慍斯戚。”
戚的兩岸詞典解釋
戚字的翻譯
relative; be related to; sad
relativ, Verwandte (S)
(un) parent, malheur, douleur
セキ ショク シュク ソク いたむ うれえ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