戣字的意思和解釋
戣
⼽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+6223 CJK 基本漢字
戣字概述
〔戣〕字拚音是(kuí),部首是⼽部,總筆數是13畫。
〔戣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癸戈)組成。
〔戣〕字倉頡碼是NKI,五筆是WGDA,四角碼是1345.0。
〔戣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223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5123,UTF8:E688A3。
〔戣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三級字表中。
戣的意思
戣 kuí ㄎㄨㄟˊ
基本解釋
◎古代戟一類的兵器:“一人冕,執~,立於東垂。”
詳細解釋
名詞
◎古代戟一類的兵器 戣,周製侍臣執戣立於東垂兵也。從戈,癸聲。——《說文》。按,癸之後製字。一人冕,執戣。——《書·顧命》
an ancient weapon;
戣的國語辭典解釋
戣 kuí ㄎㄨㄟˊ
詳細解釋
名
◎武器名。古代形狀像戟的兵器。
《廣韻 · 平聲 · 脂韻》:“戣,兵器,戟屬。”《書經 · 顧命》:“一人冕,執戣,立於東垂;一人冕,執瞿,立於西垂。”唐 · 孔穎達 · 正義:“戣、瞿,皆戟屬。”
戣的兩岸詞典解釋
戣字的翻譯
lance
キ ギ ほ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