扒字的意思和解釋

bài bié

⺘部 共5畫 左右結構 U+6252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

⺘ 部

5 畫

2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12134

bā,bài,bié,pá

paa4

5800.0

U+6252

E68992

QC

RWY

扒字概述

〔扒〕字拚音是(bā,bài,bié,pá),部首是⺘部,總筆數是5畫

〔扒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扌八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扒〕字倉頡碼是QC,五筆是RWY,四角碼是5800.0

〔扒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252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5170,UTF8:E68992

〔扒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扒的意思

bā ㄅㄚ

基本解釋

抓住,把著。~車。~牆頭兒。

刨開,挖。~坑。~堤。

剝,脫。~皮。~掉偽裝。

拔。勿剪勿~。

撥動。~拉。~開草棵。

pá ㄆㄚˊ

基本解釋

用耙摟,聚攏。~草。

搔,抓。~癢。

燉爛,煨爛。~羊肉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用手或用工具把東西聚攏或散開。

姐夫,去請你爹進來口子飯。 《金瓶梅》

扒草;把枯樹葉扒在一起

rake up; gather up; rake together;

2.煨爛或用微火燉 。

扒羊肉;扒雞

stew; braise;

3.從別人身上摸竊財物。

他送給我一隻舊懷表…不知道它是在什麽時候給手拿走的。 巴金《我的哥哥李堯林》

扒錢包

steal;

4.〈方〉∶搔,抓 。

扒癢

scratch;

5.掙[錢]。

社會在變,舞文弄墨者群也在變,能夠在這領域裏縱橫馳聘的人,有不少已不讚成嚴肅認真,他們也稱寫作為“分”。就像個體戶賣牛仔褲一樣。 孫少琪《他在寫作》

扒分(掙錢,撈外快)

earn;

6.劃動 。

扒捍(船名);扒艇(舢板船);扒龍(清末一種裝備武器的手劃的走私快艇)

row;

7.用同“”。爬行 。

扒山虎(山行便橋);扒沙(爬行);扒推(亦作“杷推”、“爬推”。眼淚成串下流的樣子)

crawl;

8.另見 bā。

ba ㄅㄚ˙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刨,挖。

了好幾天,才出來這個大洞子。 《高玉寶》用前足的鉤掘地麵。 《蟬》

扒坑;扒開浮土;扒土;扒堤

dig;

2.攀援。

他明朝就在我頭上來哩。 明 · 朱京藩《風流院傳奇 · 投羅》

扒車;扒得高,跌得重

climb;

3.拆除 。

扒了舊房蓋新房

pull down;

4.脫掉 。

他把棉襖一扒就幹起活來

strip off;

5.剝去或除去…的表層(如皮) 。

把兔子皮扒下來

skin;

6.另見 pá。

扒的越南字釋義

讀音bắt 抓,逮捕。

扒的國語辭典解釋

bā ㄅㄚ

詳細解釋

1.剝開。

把橘子扒開來吃。

2.扯掉。

扒衣裳。

3.挖開、刨開。

扒土、扒堤。

4.用手攀住東西。

扒著欄杆、你扒住,不然會掉下去。

pá ㄆㄚˊ

詳細解釋

1.掘、挖。

扒土、扒洞、他在地裏扒出土豆兒來。

2.拾。

《西遊記 · 第一四回》:“悟空道:‘你小時不曾在我麵前扒柴?不曾在我臉上挑菜?’”《儒林外史 · 第三回》:“若是家門口這些做田的,扒糞的,不過是平頭百姓。”

3.撓、抓、搔。

扒癢兒。

4.趴伏。

《儒林外史 · 第五回》:“桌子底下一個貓就扒在他腿上,嚴監生一靴頭子踢開了。”

5.攀登、爬行。

《三國演義 · 第九〇回》:“洞內孟獲宗黨,皆棄宮闕,扒山越嶺而走。”《老殘遊記 · 第一九回》:“有膽子的快來跟三爺碰碰,沒膽子的替我四個爪子一齊往外扒!”

6.用慢火將食物煨爛。

扒白菜、扒羊肉。

扒的兩岸詞典解釋

bā ㄅㄚ

詳細解釋

1.剝開。

扒開橘子。

2.脫掉。

扒衣裳。

3.刨;挖;拆。

扒土、扒堤、扒房。

4.攀住。

扒著欄杆、猴子扒著樹枝。

pá ㄆㄚˊ

詳細解釋

1.用手或工具使東西聚攏或散開。

扒草、將稻穀扒開曬。

2.偷竊。

皮夾被小偷扒走了。

3.搔;抓。

扒癢、扒背。

4.用慢火將食物煨爛的烹調方法。

扒雞、扒白菜。

5.攀登;爬行。通“”。

扒山越嶺。

扒字的翻譯

scratch; dig up; crawl; crouch

besteigen, erklettern

ratisser, cuire à feu lent, saisir, se tenir à, creuser, démolir, écarter, enlever (un vêtement)​

ハイ ヘ ハチ ヘツ ハツ ヘ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