扠字的意思和解釋
扠
⺘部 共6畫 左右結構 U+6260 CJK 基本漢字
扠字概述
〔扠〕字拚音是(chā,chāi,zhǎ),部首是⺘部,總筆數是6畫。
〔扠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扌叉)組成。
〔扠〕字倉頡碼是QEI,五筆是RCYY,四角碼是5704.0。
〔扠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260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5184,UTF8:E689A0。
扠的國語辭典解釋
扠 chā ㄔㄚ
詳細解釋
名
◎刺取魚鱉的工具。
《周禮 · 天官 · 鱉人》“以時簎魚鱉龜蜃”句下鄭玄注引鄭眾曰:“簎,謂以扠刺泥中搏取之。”
動
1.挾取、刺取。
扠菜、扠魚。
2.打、交手。
《水滸傳 · 第二回》:“我不信倒不如你,你敢和我扠一扠麽?”
3.交叉。
《西遊記 · 第二回》:“踏雲霞去勾有頓飯之時,返複不上三裏遠近,落在麵前,扠手道:‘師父,這就是飛舉騰雲了。’”
4.以手支撐。
扠腰。
扠的兩岸詞典解釋
扠 chā ㄔㄚ
詳細解釋
1.一端有兩個或三、四個微彎長齒的長柄魚具、兵器或其他器具。
魚扠、鋼扠、竹扠。
2.(用手)挾取;刺取。
扠菜、扠魚。
3.打;交手(較量)。
兩人一言不合,竟扠起來了。
4.十指交叉;兩手分置。
扠手、扠腰。
5.用手掐住人的脖子將人架走。
扠出門去。
扠字的翻譯
pick up with fork or pincers
aufspalten, gabeln
mettre les poings sur les hanches
サ タイ サイ シャ テ セ さす さて や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