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字的意思和解釋

chéng zhěng zhèng

⺂部 共8畫 獨體字 U+627F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 獨體字

⺂ 部

8 畫

4 畫

獨體字

會意字

52111534

chéng,zhěng,zhèng

sing4

1723.2

U+627F

E689BF

NNQO

BDII

承字概述

〔承〕字拚音是(chéng,zhěng,zhèng),部首是⺂部,總筆數是8畫

〔承〕字結構是獨體字,造字法是會意字

〔承〕字倉頡碼是NNQO,五筆是BDII,四角碼是1723.2

〔承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27F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5215,UTF8:E689BF

〔承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承的意思

chéng ㄔㄥˊ

基本解釋

在下麵接受,托著。~重。~受。

擔當,應允。~擔。~當。~包。~做。~認。

受到,蒙受。~蒙。~恩(蒙受恩澤)。

繼續,接連。繼~。~平(指社會比較持久安定的局麵)。~前啟後。

順從,迎合。奉~。~顏候色(順著別人顏色辦事)。

姓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會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麵象跽跪著的人,下麵象兩隻手。合起來表示人被雙手捧著或接著。本義:捧著。

2.

,奉也。受也。 《說文》筐無實。 《易 · 歸妹》。虞注:“自下受上稱承。”筐是將。 《詩 · 小雅 · 鹿鳴》下有紅光動搖之,或曰,此東海也。 清 · 姚鼐《登泰山記》外有八龍,首銜銅丸,下有蟾蜍,張口之。 《後漢書 · 張衡傳》

承印(捧印);承萼(指物件承托的聯結部分);承盤(托盤)

hold in the palm; support with the palm; bear;

3.繼承。

朱明未夜兮。 《楚辭 · 招魂》。注:“續也。”致多福無疆於女孝孫。 《儀禮 · 少牢禮》。注:“猶傳也。”吾本寒家,世以清白相 宋 · 司馬光《訓儉示康》

承襲(繼承);承家(承繼家業);承授(承繼傳受)

succeed;

4.接受;承受。

若不足而不 《莊子 · 大宗師》士於大夫賀。 《禮記 · 王藻》

承派(接受委派);承教(謙詞。接受教誨);承做(接受加工);承命(受命)

receive; accept; bear; suffer;

5.奉承 。

承附(奉承附和);承旨(逢迎意旨);承誌(迎合意旨;繼承大誌)

flatter;

6.承擔,擔負;擔當 。

承造(負責建造);承局(包辦各項事務的人;衙門中的差人)

undertake;

7.秉承 。

承製(奉旨);承荷(秉承);承運(秉受天命)

act on;

8.招認 。

承招(認罪招供);承抵(認罪抵命);承伏(認罪)

confess one's crime;

9.侍奉 。

承歡(承色。侍奉父母,使之高興);承應(侍候,伺候;妓女、藝人應宮庭或官府之召表演侍奉)

attend;

名詞

指某些起承載作用的物件,或指某些物件起承載作用的部分 。

石承;軸承。

bearing;

承的國語辭典解釋

chéng ㄔㄥˊ

詳細解釋

1.奉。

《左傳 · 成公十六年》:“承寡君之命以請。”

2.蒙受、接受。

《左傳 · 僖公十五年》:“君之未入,寡人懼之;入而未定列,猶吾憂也;苟列定矣,敢不承命。”

承蒙、承贈。

3.擔當、負責。

承擔、這件事情由你來承辦。

4.繼續、繼承。

《詩經 · 小雅 · 天保》:“如鬆柏之茂,無不爾或承。”《三國誌 · 卷五四 · 吳書 · 魯肅傳》:“孤承父兄餘業,思有桓文之功。”

姓。如漢代有承宮。

承的兩岸詞典解釋

chéng ㄔㄥˊ

詳細解釋

1.支撐;托著。

這個支架的承重能力極佳。

2.接受;擔負。

承命、稟承使命、承擔責任、承包工程。

3.蒙受;受到。

奉令承教、承蒙愛護、承您指教。

4.延續;承接。

繼承、承上啟下、起承轉合。

5.陳述;表明。

坦承、承認、承諾。

6.《書》依順;迎合。

承歡侍宴無閑暇,春從春遊夜專夜(唐‧白居易《長恨歌》)。

7.姓。

承字的翻譯

inherit, receive; succeed

soutenir, supporter, prendre en charge, continuer, hériter de

ショウ ジョウ ソウ セイ チョウ ゾウ うけたまわる うけ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