拑字的意思和解釋
拑
⺘部 共8畫 左右結構 U+62D1 CJK 基本漢字
拑字概述
〔拑〕字拚音是(qián),部首是⺘部,總筆數是8畫。
〔拑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扌甘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拑〕字倉頡碼是QTM,五筆是RAFG06 RFG98 RAFG86 ,四角碼是5407.0。
〔拑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2D1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5297,UTF8:E68B91。
拑的意思
拑的國語辭典解釋
拑 qián ㄑㄧㄢˊ
詳細解釋
動
1.脅持、挾持。
《說文解字 · 手部》:“拑,脅持也。”清 · 段玉裁 · 注:“謂脅製而持之也。”《戰國策 · 燕策二》:“蚌方出曝,而鷸啄其肉,蚌合而拑其喙。”
拑製。
2.以木橫置於馬口,使馬不能食。
《文選 · 顏延年 · 陽給事誄》:“卒無半菽,馬實拑秣。”
3.閉口。
《史記 · 卷六 · 秦始皇本紀 · 太史公曰》:“故使天下之士,傾耳而聽,重足而立,拑口而不言。”《紅樓夢 · 第二二回》:“今日賈政在席,也是拑口禁言。”
拑的兩岸詞典解釋
拑字的翻譯
to clamp, tie down or pin down
befestigen, halten , Beißzange, Kneifzange (S), kleine Zange, Zange (S)
pinces, tenailles, serrer
カン ケン ゲン ゴ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