拘字的意思和解釋
拘
⺘部 共8畫 左右結構 U+62D8 CJK 基本漢字
拘字概述
〔拘〕字拚音是(jū,gōu,jǔ,jú),部首是⺘部,總筆數是8畫。
〔拘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扌句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拘〕字倉頡碼是QPR,五筆是RQKG,四角碼是5702.0。
〔拘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2D8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5304,UTF8:E68B98。
〔拘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。
拘的意思
拘 jū ㄐㄩ
基本解釋
①逮捕或扣押。~捕。~係。~留。~拿。~囚。~禁。~押。
②限,限製。~束。~謹。不~小節。
③固執,不變通。~泥。~禮。~迂。
詳細解釋
動詞
1.會意。從手,從句,句亦聲。本義:拘留,拘禁。
2.同本義。
拘,止也。 《說文》艮為拘隨物係之。 《易 · 說卦》傳拘係之乃從。 《易 · 隨》蓋文王拘而演。 《周易》狎徐君,拘 齊慶封。 《韓非子 · 十過》
拘證(緝拿審問);拘刷(通緝;拘捕);拘究(拘留審察);拘製(拘禁,係縛); 拘責(拘留責罰);拘閉(拘禁,扣押)
arrest; detain;
3.束縛;限製。
使人拘而多畏。 《漢書 · 司馬遷傳》其流也,埤下裾拘,必循其理。 《荀子 · 宥坐》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,拘於虛也。 《莊子 · 秋水》拘,猶限也。 《後漢書 · 王霸傳》注而不肖者拘焉。 《淮南子 · 泛論》。注:“猶檢也。”
拘緊(約束、束縛得緊);拘管(管教約束);拘逼(束縛,強迫);拘定(限定);拘卷(拘倦。約束,不自在);拘虛(受限於居所)
restrain; constrain;
4.拘守;拘泥於。
不拘於時。 唐 · 韓愈《師說》拘以定月。 宋 · 沈括《夢溪筆談》
拘文牽墨(拘泥於文章教化,或受文章束縛);拘文牽義(拘泥於字義、文義)
stick to;
5.抽搐。
筋肉拘苛。 《素問 · 至真要大論》拘攣猶拘束也。 《後漢書 · 曹褒傳》注
拘苛(抽搐;痙攣);拘急(因感受風寒而身體痙攣、抽搐);拘拳(拘攣拳曲。引申為受束縛而不自由);拘綴(痙攣)
twitch; constricture;
6.通“鉤( gōu )”。鉤取,探取。
不榮通,不醜窮;不拘一窮,是聖人之辯者也。 《莊子 · 天地》
fish for;
7.通“痀”。曲,痙攣;痀僂,曲背。
夫指之拘也,莫不求伸也。 《淮南子 · 泰族》
bend;
拘的國語辭典解釋
拘 jū ㄐㄩ
詳細解釋
動
1.阻止。
《說文解字 · 句部》:“拘,止也。”清 · 段玉裁 · 注:“手句者,以手止之也。”《管子 · 君臣下》:“此止詐、拘奸、厚國、存身之道也。”
2.逮捕、扣押。
《三國演義 · 第八七回》:“汝等皆是好百姓,不幸被孟獲所拘,今言摎諕。”
拘捕、拘押、拘禁。
3.局限、顧忌、受束縛。
《莊子 · 秋水》:“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,拘於虛也。”唐 · 韓愈《師說》:“不拘於時,學於餘。”
不拘小節、不拘文法、無拘無束。
4.限定、限製。
不拘性別、多寡不拘。
形
◎死板、不活潑。
《漢書 · 卷三〇 · 藝文誌》:“及拘者為之,則牽於禁忌。”
拘泥、拘謹。
拘的兩岸詞典解釋
拘字的翻譯
restrain, seize, detain
be-, einschränken (V), befangen, gehemmt (V), erfassen, erbeuten (V), verhaften, festnehmen, inhaftieren (V), unbeweglich, unflexibel (Adj)
contraindre, limiter
コウ ク キョ ゴ キョク コク かかわる とどめる とらえる とらわれ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