挜字的意思和解釋
挜
⺘部 共9畫 左右結構 U+631C CJK 基本漢字
挜字概述
〔挜〕字拚音是(yà),部首是⺘部,總筆數是9畫。
〔挜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扌亞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挜〕字倉頡碼是QMTC,五筆是RGOG。
〔挜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31C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5372,UTF8:E68C9C。
挜的意思
挜 yà ㄧㄚˋ
基本解釋
◎硬把東西給人或賣給人。
詳細解釋
動詞
1.〈方〉∶硬把東西送給對方或賣給對方。
又持榷貨,掗賈於山中。 吳任臣《十國春秋》
掗托(強迫人買,強賣與人);掗賣(強賣)
force sb. to accept;
2.握。
左陣上急先鋒索超兜住馬,掗著金蘸斧,立馬在陣前。 《水滸傳》
掗把(掗靶),掗擺(把持;控製)
hold;
3.壓。
老爺也把這棍子略掗你掗,看道如何! 《西遊記》
press;
4.硬塞;硬裝。
就把缽盂往裏一掗,滿滿掗了一缽盂。 《西遊記》
stuff;
挜字的翻譯
take; hold; give forcefully
Ware austeilen (V), befestigen, anfügen
attacher, brandir, tenir, attacher, brandir, teni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