捕字的意思和解釋
捕
⺘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+6355 CJK 基本漢字
捕字概述
〔捕〕字拚音是(bǔ),部首是⺘部,總筆數是10畫。
〔捕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扌甫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捕〕字倉頡碼是QIJB,五筆是RGEY06 RSY98 RGEY86 ,四角碼是5302.7。
〔捕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355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5429,UTF8:E68D95。
〔捕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。
捕的意思
捕 bǔ ㄅㄨˇ
基本解釋
◎捉,逮。~捉。~獲。~殺。巡~。緝~。~風捉影。
詳細解釋
動詞
1.形聲。從手,甫聲。捕的原始意義是追捕逃亡的奴隸。本義:捕捉,捉拿。
2.同本義。
捕,取也。 《說文》遣吏分曹逐捕諸灌氏支屬。 《漢書 · 灌夫傳》吏無追甫之苦。 《漢書 · 韓延壽傳》變鬥殺傷捕伍鄰。 《急就篇》至高郵,製府檄下,幾以捕係死。 文天祥《指南錄 · 後序》他郡國吏欲來捕亡人者,訟共禁弗予。 《史記 · 吳王濞列傳》捕鼠不如狸狌。 《莊子 · 秋水》捕影而視之。 《周髀算經》武陵人捕魚為業。 晉 · 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捕者既不至。 清 · 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而吾以捕蛇獨存。 唐 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說》
捕魚;捕快(舊時官府中專事捉拿強盜的差役);捕書(清代地方衙門掌管捕捉罪犯的書吏);捕生(捕捉野生動物)
catch; arrest;
3.追尋,搜尋。
而抄捕南海館之報忽至。 清 · 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詔使孺卿逐捕。 《漢書 · 李廣蘇建傳》
捕援(索求推舉)
seek;
名詞
1.舊時衙門擔任緝捕的差役 。
捕廳(稱州、縣官署的輔佐官,如縣丞、典史、吏目等。多負責緝捕盜匪);捕頭(巡捕的頭目)
policeman;
2.姓。
捕的國語辭典解釋
捕 bǔ ㄅㄨˇ
詳細解釋
動
1.捉拿、擒住。
《文選 · 張衡 · 四愁 詩 · 序》:“下吏收捕,盡服擒諸豪俠。”
逮捕、緝捕、拒捕、拘捕。
2.獵取。
《文選 · 揚雄 · 長楊賦》:“張羅罔罝罘,捕熊羆豪豬。”《文選 · 束晳 · 補亡詩六首之一》:“淩波赴汨,噬魴捕鯉。”
名
1.古代的基層治安人員。
巡捕、捕快。
2.姓。如漢代有捕巡。
捕的兩岸詞典解釋
捕字的翻譯
arrest, catch, seize
attraper, saisir, prendre, capturer
ホ フ ブ とらえる とらわれる とる つかまえる つかま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