掆字的意思和解釋

gāng gàng

⺘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+6386 CJK 基本漢字

⺘ 部

11 畫

8 畫

左右結構

12125431252

gāng,gàng

gong1

U+6386

E68E86

QBTU

RMUM

掆字概述

〔掆〕字拚音是(gāng,gàng),部首是⺘部,總筆數是11畫

〔掆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扌岡)組成。

〔掆〕字倉頡碼是QBTU,五筆是RMUM

〔掆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386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5478,UTF8:E68E86

掆的意思

gāng ㄍㄤ

基本解釋

同“”。舉;抬。《玉篇•手部》:“掆,舉。”

頂。《西遊記》第五十六回:“獃子慌了,往山坡下築了有三尺深,下麵都是石腳石根,掆住鈀齒。”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抬。通作“”。

疾患困篤者,悉移之。 《南史 · 齊紀下》

(of two or more people)carry together;

2.頂住。

呆子慌了,往山下坡下築了有三尺深,下麵都是石腳石根,住鈀齒。 《西遊記》

withstand;

gàng ㄍㄤˋ

基本解釋

扛,舉。《廣韻•宕韻》:“掆,捎掆,舁也。出《字林》。”

掆的國語辭典解釋

gāng ㄍㄤ

詳細解釋

舉。

玉篇 · 手部:“㧏,舉。”

掆的兩岸詞典解釋

gāng ㄍㄤ

詳細解釋

1.《書》抵擋;頂住。

呆子慌了,往山坡下築了有三尺深,下麵都是石腳石根,㧏住鈀齒(《西遊記‧第六十五回》)。

2.《書》用雙手舉起。同“”。

掆字的翻譯

(a simplified form of 掆) to carry on the shoulders of two or more men, to raise

コ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