掸字的意思和解釋
掸
⺘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+63B8 CJK 基本漢字
掸字概述
〔掸〕字拚音是(dǎn),部首是⺘部,總筆數是11畫。
〔掸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扌單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掸〕字倉頡碼是QCWJ,五筆是RULH06 RUJF98 RUJF86 ,四角碼是5805。
〔掸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3B8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5528,UTF8:E68EB8。
〔掸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掸的意思
掸 dǎn ㄉㄢˇ
基本解釋
①用雞毛或布條綁成的除塵用具。~子。~帚。~甩子。
②用撣子輕輕拂打或抽。~得很幹淨。
詳細解釋
動詞
1.拂去 。
撣衣裳;撣塵(洗塵);撣筆(擔筆。一種用撣塵、撣細粉的羊毫筆)
brush; whisk;
2.篩。
無皮的羅兒撣三遍。 《中國民謠資料 · 孟薑女》
sieve;
3.另見 shàn。
掸 shàn ㄕㄢˋ
基本解釋
①中國史書上對傣族的一種稱呼。
②緬甸民族之一,大多數居住在撣邦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中國史書上對傣族的一種稱呼。
the Dai(Tai)nationality;
2.古國名 。故城一般認為在今緬甸撣邦。
撣,西南夷國名。 《集韻》
Shan state;
3.另見 dǎn。
掸字的翻譯
to dust; a duster
brosser légèrement, épousse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