揵字的意思和解釋

qián jiàn jiǎn

⺘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+63F5 CJK 基本漢字

⺘ 部

11 畫

8 畫

左右結構

12151111254

qián,jiàn,jiǎn

kin4

5504.4

U+63F5

E68FB5

QNKQ

RVGP06 RVGP98 RVFP86

揵字概述

〔揵〕字拚音是(qián,jiàn,jiǎn),部首是⺘部,總筆數是11畫

〔揵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扌建)組成。

〔揵〕字倉頡碼是QNKQ,五筆是RVGP06 RVGP98 RVFP86 ,四角碼是5504.4

〔揵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3F5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5589,UTF8:E68FB5

揵的意思

qián ㄑㄧㄢˊ

基本解釋

用肩扛。

舉,揚:“~鰭掉尾,振鱗奮翼。”

豎立:“~六枳而為籬兮。”

拔癩

jiàn ㄐㄧㄢˋ

基本解釋

連接:“淮陽包陳以南~之江。”

古同“”,堵塞河堤決口所用的竹木等材料:“塞瓠子決河,……而下淇園之竹以為~。”

jiǎn ㄐㄧㄢˇ

基本解釋

難。

揵的國語辭典解釋

qián ㄑㄧㄢˊ

詳細解釋

1.揚、舉。

《集韻 · 平聲 · 仙韻》:“揵,舉也。”《文選 · 司馬相如 · 上林賦》:“揵鰭掉尾,振鱗奮翼。”李善注引郭璞曰:“揵,舉也。”

2.用肩扛東西。

《字匯 · 手部》:“揵,以肩舉物也。”《後漢書 · 卷二九 · 輿服誌上》:“持棨戟為前列,揵弓韣九鞬。”

3.豎立。

《後漢書 · 卷二八下 · 馮衍傳》:“揵六枳而為籬兮,築蕙若而為室。”唐 · 章懷太子 · 注:“揵,立也。”

jiàn ㄐㄧㄢˋ

詳細解釋

1.關閉。

《莊子 · 庚桑楚》:“內韄者,不可繆而捉,將外揵。”

2.接連。

《漢書 · 卷四八 · 賈誼傳》:“梁起於新郪以北著之河,淮陽包陳以南揵之江。”顏師古注引如淳曰:“或曰,揵,接也。”

揵的兩岸詞典解釋

qián ㄑㄧㄢˊ

詳細解釋

1.《書》舉。

揵鰭掉尾,振鱗奮翼(《文選‧司馬相如‧上林賦》)。

2.《書》以肩扛。

揵弓。

3.《書》豎立。

揵六枳而為籬兮,築蕙若而為室(《後漢書‧卷二十八下‧馮衍傳》)。

jiàn ㄐㄧㄢˋ

詳細解釋

1.《書》關閉。

不可繆而捉,將外揵(《莊子‧庚桑楚》)。

2.《書》接連。

淮陽包陳以南揵之江(《漢書‧卷四十八‧賈誼傳》)。

揵字的翻譯

carry

Übertrag (S)

ケン ゲン ゴ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