搊字的意思和解釋

chōu zǒu zhū

⺘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+640A CJK 基本漢字

⺘ 部

13 畫

10 畫

左右結構

1213552335523

chōu,zǒu,zhū

cau1

5702.7

U+640A

E6908A

QPUU

RQBT

𫼝

搊字概述

〔搊〕字拚音是(chōu,zǒu,zhū),部首是⺘部,總筆數是13畫

〔搊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扌芻)組成。

〔搊〕字倉頡碼是QPUU,五筆是RQBT,四角碼是5702.7

〔搊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40A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5610,UTF8:E6908A

搊的意思

chōu ㄔㄡ

基本解釋

彈撥。~箏。~琵琶。

束緊。~腰帶。

方言,扶。把爺爺~起來吃藥。

方言,手扶住或一端用力向上使物體立起或翻倒。把倒的凳子~起來。把石頭~下山坡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用五指撥弄[樂器]。

搊彈;搊琵琶;搊彈家(唐代學習 彈唱的宮女)

play musical instrument; pluck;

2.用手指(或帶齒的東西)在物體上劃過。

山羊毳絨亦分兩等:一曰絨,用梳櫛下,打線織帛。 《天工開物》

stroke;

3.〈方〉∶攙扶 。

搊扶(攙扶)

support sb. with one' s hand;

4.〈方〉∶從器具的一端或一側用力使它翻倒 。

把箱子搊過來。

turn over;

5.〈方〉攙扶。

寶寶摔倒了,媽媽趕忙把他搊起來

support;

6.迎合,湊合 。

搊趣(湊趣);搊搊(逗趣,湊合趣味)

cater to;

〈形〉?固執 。

搊搜(搊紮。鹵莽;頑固);搊搊搜搜(精神抖擻)

obstinate;

zǒu ㄗㄡˇ

基本解釋

執持。

一種扇子的名稱,即摺疊扇。

搊的國語辭典解釋

chōu ㄔㄡ

詳細解釋

1.用手指撥弄樂器。

元 · 張可久《憑欄人 · 江水澄澄江月明》曲:“江水澄澄江月明,江上何人搊玉箏。”

搊琵琶。

2.束緊。

唐 · 陸龜蒙《新夏東郊閑泛有懷襲美》詩:“經略彴時冠暫亞,佩笭箵後帶頻搊。”

搊帶。

3.攙扶。

《金瓶梅 · 第二一回》:“這個李大姐隻相個瞎子,行動一磨趄子就倒了;我搊你去,倒把我一腳𨃓在雪裏。”

4.翻、掀。

《醒世姻緣傳 · 第四〇回》:“說著,打發婆子上了騾子,給他搊上衣裳。”

將箱子搊過來。

5.編造、胡謅。

《醉醒石 · 第八回》:“又搊一個笑話,用著兩句浣紗曲子。”

搊的兩岸詞典解釋

chōu ㄔㄡ

詳細解釋

1.彈撥。

搊箏、搊琵琶。

2.攙扶。

搊著爺爺散步。

3.揭;翻。

把箱子搊過來。

4.胡謅;瞎編。

搊一則笑話。

搊字的翻譯

pluck

pflücken

pincer (instruments à corde)​

シュウ シュ 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