搒字的意思和解釋
搒
⺘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+6412 CJK 基本漢字
搒字概述
〔搒〕字拚音是(bàng,péng,bēng,bǎng),部首是⺘部,總筆數是13畫。
〔搒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扌旁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搒〕字倉頡碼是QYBS,五筆是RYUY06 RYUY98 RUPY86 ,四角碼是5002.7。
〔搒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412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5618,UTF8:E69092。
〔搒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三級字表中。
搒的意思
搒 péng ㄆㄥˊ
基本解釋
◎用棍棒或竹板打:“~訊數百,卒無異辭”。
詳細解釋
動詞
1.掩,斂藏。
搒,掩也。 《說文》。朱駿聲通訓定聲:“搒,掩也。斂藏之意。”
hide; cover;
2.觸;碰。
逗翳翅相築,擺幽尾交搒。 唐 · 韓愈《城南聯句》
touch;
3.用棍子或竹板子打。
搒,擊也。 《廣雅》搒,笞打。 《廣雅》晝夜搒訊。 《明史 · 海瑞傳》
搒掠(笞擊拷問)
flog with stick or bamboo split;
4.另見 bàng。
搒的古壯字釋義
搒
◎讀音biengj。 掀,揭開。[~ 𮕲]掀開被子。
搒字的翻譯
pole; beat
ホウ ヒョウ ビョ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