搨字的意思和解釋

⺘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+6428 CJK 基本漢字

⺘ 部

13 畫

10 畫

左右結構

1212511541541

tà,dá

taap3

5602.7

U+6428

E690A8

QASM

RJNG

搨字概述

〔搨〕字拚音是(tà,dá),部首是⺘部,總筆數是13畫

〔搨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扌𦐇)組成。

〔搨〕字倉頡碼是QASM,五筆是RJNG,四角碼是5602.7

〔搨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428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5640,UTF8:E690A8

搨的意思

tà ㄊㄚˋ

基本解釋

同“拓2”。

搨的國語辭典解釋

tà ㄊㄚˋ

詳細解釋

1.以紙墨摹印碑帖。通“”。

搨摹、搨本。唐 · 王建《原上新居》詩一三首之一一: 古碣憑人搨,閑詩任客吟。

2.吳語。隨便的寫寫畫畫。

《初刻拍案驚奇 · 卷一》:“免不得是沈石田、文衡山、祝枝山搨子幾筆,便直上兩數銀子。”

tā ㄊㄚ

詳細解釋

流汗濕透衣服貼在身上。

濕透的汗衫搨在身上了!

搨的兩岸詞典解釋

tà ㄊㄚˋ

詳細解釋

1.用紙墨摹印碑帖。通“”。

搨本、搨印、搨摹。

2.隨意塗抹;漫不經心地書畫。

搨了幾筆。

搨字的翻譯

rub, make rubbings of inscription

トウ す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