撄字的意思和解釋

yīng

⺘部 共14畫 左右結構 U+6484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⺘ 部

14 畫

11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12125342534531

yīng

jing1

5704

U+6484

E69284

QBOV

RMMV

撄字概述

〔撄〕字拚音是(yīng),部首是⺘部,總筆數是14畫

〔撄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扌嬰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撄〕字倉頡碼是QBOV,五筆是RMMV,四角碼是5704

〔撄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484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5732,UTF8:E69284

〔撄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撄的意思

yīng ㄧㄥ

基本解釋

接觸,觸犯。~怒。~其鋒。

擾亂,糾纏:“不以人物利害相~”。~寧(道家所追求的一種修養境界,指心神寧靜,不被外界事物所擾)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形聲。從手,嬰聲。本義:擾亂,幹擾。

2.同本義。

不以人物利害相 《莊子 · 庚桑楚》

攖寧(外物的擾亂);攖心(擾亂心神)

disturb;

3.纏繞。

勿撓勿,萬物將自稱。 《淮南子》。高誘注:“攖,纓也。”

攖城(環城);攖挽(糾纏)

twine;

4.觸犯。

殺害既多,必鬼神之怒。 《綠野仙蹤》

攖怒(觸怒);攖拂(觸犯,拂逆);攖鱗(喻觸怒帝王)

offend;

5.觸。

事勢至此,陛下且忍之,不可其鋒也。 《三國演義》

攖寧(接觸外物而不為所動,保持心神寧靜);攖鋒(觸碰鋒鏑)

touch;

6.向…挑戰或撩鬥。

虎負嵎,莫之敢 《孟子》

challenge;

撄字的翻譯

oppose, offend, run counter to

angreifen, herfallen über , entgegensetzen, gegenüberstellen

attaquer